【投资攻略】内银股息诱 中行息率7厘 专家警告:高息只系陷阱

撰文: 文颢宗
出版:更新:

8月港股波动不断,恒指回调幅度高达2000点,内银股继续波动不息,其中中国银行(3988)累计插水超过一成,股价几乎“打回原形”重返13年前的招股价。不过内银股向来是“好息一族”恩物,而现时多间内银的股息率已升至约6厘。适逢6大内银的业绩期告一段落,是否吸纳股份收息的好机会?星展香港投资总监办公室高级投资策略师李振豪提醒,内银备受多项不利因素困扰,短线仍有一定风险,但基于派息稳定,现时已届储货时机。不过,宏汇资产管理董事及投资总监林嘉麒则相对“稳阵”,单看股息入市可能“有伏”,建议股民留意增长较有保证的招商银行(3968)。

中美贸易战于8月再起风云,双方再度“晒冷”互征关税,加上本港抗争浪潮愈演愈烈,恒指上月回调幅度达到2,053点(4%),内地银行股延续弱势,六大内银包括工行(1398)、建行(0939)、中行、农行(1288)、交行(3328)及招行无一幸免。但内银股向来是不少“食息族”的稳胆,在今轮跌浪后,多间大型内银的股息率更升至6至7厘之高,吸引众多散户捧场。

人行推利率改革 净息差或受压

但股市又岂有“咁大只蛤乸随街跳”?内银高息背后其实潜藏不少风险,事关人民银行月中宣布改革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oan Prime Rate,LPR)形成机制,将以一年期中期借贷便利(MLF)为基准。但由于LPR定价较现行贷款基准利率低出超过1厘,此举被市场视为变相减息,或会冲击内银股的盈利能力。

人民银行月中宣布改革LPR行率形成机制,或会为内地银行业净息差带来压力。(视觉中国)

李振豪分析指,人行的新改革或会挤压净息差空间,对“食息”维生的内银股尤其不利,“贷款利率大幅压低,无奈存款利率却难以下调,令净息差收窄,盈利前景必然转差,更令市场悲观的是这个趋势在短期内不会改变。”此外,内地经济增长持续放缓,第二季GDP增长仅6.2%,为27年以来最低,难免会削弱企业的贷款需求,令内银业务受到两面夹击。

肩负国家任务 低息助中小企融资

面对经营环境恶化,银行业减慢信贷增长,甚至“落雨收遮”以求自保均不足为奇,无奈内地银行普遍具有国企背景,在淡市时必须承担“国家任务”。中银保监于2月发出通知,为内银定下“硬指标”,要求国有银行力争年内向小微企业贷款增加三成。人民银行上海分行近日一份声明更直言,增加中小企贷款将是银行的“政治得分点”。为了完成“国家任务”,内银不仅要向中小企大开贷款之门,利息亦不能定得过高。

李振豪就指,过去人民多次定行降准都未能真正惠及中小微企,但人行出此下策,反而有机会令内银资产质素恶化,“又要向较危险企业借贷,但又不容许加息,加上一旦内地今年经济增长放缓至6%以下,部分企业可能违约,不良贷款率可能会上升。”

中央政府要求内银加快中小微企贷款增长,李振豪认为或会对内银的信贷质素带来压力。(视觉中国)

林嘉麒亦称,过往大型内银的业务,较多来自国企、央企等信贷质素稳定的客户,但日后若需更注重中小微企及民企客户,对个别内银的管治质素将是一大考验,无可厚非会影响盈利水平。

中小银行连环出事 大型内银接火棒

内地6大银行本身银弹十足,加上贷款组合“底子”够厚,只要中小企贷款质素未有急剧转差,亦属“小菜一碟”。但最近是以包商为首的中小型内银频频“出事”,早前身陷流动性危机的锦州银行,就被工商银行牵头斥资最多30亿元,透过旗下工银理财入股并进行重组,令市场担忧大型内银需配合国策,将类似的烂摊子“揽上身”,影响日后业绩表现。

李振豪估计,大型银行直接收购地方银行在内地属于较新做法,相信随着中小企银行问题浮现,类似案例会有增无减,惟风险至今可控,“银行透过子公司进行收购,属于表外业务,不会列入资产负债表,可以达到隔离风险的目的。但仍会对母公司业绩造成一定影响,具体影响就要视乎收购公司的生意占比,目前来说比例仍然较低。”

工商银行于7月底宣布入股锦州银行,至今已有4名工行高层加入锦州银行。(视觉中国)

高息成吸货机会 入市勿只睇息率

虽然隐忧一箩箩,但李振豪直言以中长线投资而言,内银股息口相当吸引,“过去20年内银派息比率颇为稳定,现时属于储货时机,但要承受一定短期风险。”他建议,除了股息率,投资者不妨查阅不同银行的贷款结构,“部分国有大行较集中于基建融资,可受惠于基建投资加速,客户还款能力亦较有保证,但部分内银较侧重中小企借贷,风险或会较高。”

但林嘉麒提醒,投资者不宜单看股息做人,更要考虑业务前景,“息率其实是个陷阱,因为内银盈利动力减少,历史股息率吸引,不代表明年派息同样吸引。”他指出,若然明年内银盈利增长放缓,有机会拖累其派息水平。此外,由于内银股的股息以人民币计价,一旦人民币汇率延续近期弱势,即使派息水平不变,股民真正“落袋”的股息亦可能缩水。

至于在6大内银中,应该“有大食大”追入息率最高的中行,抑或以稳阵起见买入规模最大的工行?林嘉麒就建议投资者留意招商银行,指该行虽然估值较高,息率亦仅2.7厘,但未来业绩走样的机会有限,“纵然内银整体息差必然收窄,但随着内地力谷内需,相信信用卡等消费类贷款的净息差将继续扩阔,而招行正正具备较多该类业务,是其一大卖点。”他教路指,目前招行回调幅度仍小,投资者可待股价回至约30元时吸纳作中长线持有。

宏汇资产管理董事及投资总监林嘉麒表示,招商银行的业务增长较有保证,投资者可待回调吸纳。(张浩维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