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讲】95后欠卡数个案2年激增1.3倍 3招补救信贷评分
信用卡是港人重要的支付方式,有报道引述银行业人士指出,以私人消费开支交易金额计,单是信用卡便占去50%。环联资讯的数据就显示,一众95后香港年轻人亦开始“用上瘾”,持卡人数在之前的两年间激增1.34倍。令人忧虑的是,95后是唯一在拖欠卡数方面情况恶化的群体,以人数计在过去两年间飙升1.3倍。环联指出,年轻人拖欠卡数会导致日后的贷款利率增加,即利息负担会更重,想要补救问题,可留意以下3招。
逾14万个95后拥有信用卡
屈指一算,99后已在去年满18岁,95后则普遍完成大学课程进入社会工作,既摆脱了申请信用卡的年龄限制,又有愈来愈大的消费,自然成为银行信用卡业务的吸纳对象。环联的数据显示,95后在2016年首季的持信用卡人数仅约6万人,但去到2017年第四季累计飙升1.34倍至14.2万人,相对1980至1994年群体持卡人数增长约6.8%,及1979年或之前的群体近乎没有变化,可见95后申请信用卡的踊跃程度。
问题在于,透过信用卡消费不见真金白银,有舆论担心这会降年轻人需要节制的意识,而环联的数据似乎佐证了这个说法,95后拖欠卡数的问题急速恶化,两年间由1,200人升至2,800人,激增1.3倍,但同期间其他年龄层在拖欠卡数的问题上却是一律有改善。其中,以1946至1964年间出生的群体进步最大,由2.8万人劲减29.3%至1.98万人;1965至1979年间出生的群体紧随其后,由4.9万人挫26.5%至3.6万人;至于1980至1994年间出生的群体,亦由4.1万人降14.6%至3.5万人。可见年轻人初尝“信用卡”这个禁果,确是较难忍手。
信用卡如港人“日用品” 3招改善信贷评分
然而,阻止年轻人使用信用卡,似乎也不现实,因为信用卡几乎是香港不可或缺的“日用品”。金管局去年年中披露,电子支付占去香港私人消费开支交易额的六成以上,有报道引述银行界人士补充,其实单计信用卡已占比达五成。环联的数据亦显示,香港逾半人口都拥有信用卡,整体持卡人数由2016年初的400万人,增长约10万人至超过410万人,与此同时,港人持有信用卡的总结欠金额增长40亿至1,290亿元。不论在覆盖面或交易额的角度,港人都是信用卡的重度用家。
环联分析指出,年轻人拖欠卡数的常见原因有两个,第一是经信用卡消费过程方便,又相对“无痛”,容易出现过度消费,第二则是他们忘记在帐单到期日或之前找数。环联又表示,拖欠卡数会衍生其他后续问题,由于卡主清卡数的时间和金额,反映了卡主的理财态度,都能影响他们的信贷评分,假如年轻人的信贷评分不佳,日后借贷时需承担更高的利率。
假如年轻人的信贷评分不幸转差,环联指出,其实最少有3招可以补救,第一是找卡数时不应只付最低金额,而且要准时;第二,要避免短时间内申请多张信用卡;第三,要留意信贷使用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