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讲】中美贸易战火重燃 半个月内恐全面“开战”

撰文: 何敬熹 文颢宗
出版:更新:

中美贸易谈判上周急转直下,美国宣布将向500亿美元的中国商品加征25%关税。而中国也不甘示弱,随即宣布会采取同额度的关税措施还击。双方剑拔弩张,美国总统特朗普再“加码”,指若北京真的对美国商品征税,将额外对约2,000亿美元的中国货加征10%关税,即涉及总计高达2,500亿美元的中国货。

贸易战急剧恶化,震散中港股市。港股周二收跌841点,上证指数跌逾3.7%,深成指数跌逾5.3%,沪深股市近1,200只股份跌停。

美国总统特朗普扬言要对更多中国货品征税。(路透社)

由试探变为“全面开战”

中美贸易纠纷已有一段时间,为何市场突然如此恐慌?首先,过往中美贸易谈判时,提出的一般是试探性、针对某部份类别货品的征税措施,例如美国早前提出的,针对钢铝产品或高科技产品的关税,影响范围较少。但特朗普最新提出的征税措施,涉及的货品金额或高达2,500亿美元,接近去年中国出口到美国的商品总额(5,050亿美元)的一半,牵涉的货品和影响都要大得多。

而且去年美国出口到中国的商品总额仅为1,300亿美元,若中国计划采取接近规模的反制措施的话,即很大机会会对所有美国货征税。可见,跟之前双方试探性的关税措施不同,未来中美双方有机会是货真价实的“全面开战”。

谈判死线不足一个月

另一令市场担忧的是,中美双方已历经多轮的谈判,并一度达成协议并发布联合声明,宣布两国同意采取有效措施实质性减少美对华货物贸易逆差。但最后却突然间,谈判破局,双方的关税措施升级,反映谈判未能有效缩窄双方的分歧。

因为中国早前宣布,对部份美国货品的征税会于7月6日起实施,而美国亦计划于同日向额外2,000亿美元中国货品征税,所以若中美双方要透过谈判去避免“全面贸易战”,可能只有约半个月时间,情况未许乐观。

中美贸易战全面开打,经济上会两败俱伤。(路透社)

星展周洪礼料中美谈判陷胶着

星展香港高级经济师周洪礼就指,对两国的贸易谈判绝不看好,原因是特朗普掀起中美贸易纠纷,明显是醉翁之意不在酒,背后的真正目标是“中国制造2025”的长期国策。他指出,“基本上美国对中兴通讯(0763)的制裁,以及关税清单所牵涉范畴都同科技有关,所以贸易一直以来只系切入点。美国所做嘅嘢,其实都系希望中国无法如期实现计划。”

周洪礼又称,“简单一块芯片,都搞到(中兴)依家咁,同样一块芯片亦可以将整个‘中国制造2025’延迟。美国就系睇中呢一点,而喺其他地方着墨。”惟他指出,中国难以在其他范畴作出重要让步,例如无法一下子大幅开放金融市场,故此中美胶着状态在短期内难以解决。

他认为,虽然中方有望开放部分金融业予美国企业参与,惟在实际执行层面上又会出现其他难题,同样需时解决。周洪礼估计,中美两国虽会继续谈判,但两国在谈判中的目标相差太远,达成共识的机会不宜乐观。

特朗普今次提出的关税措施,涉及约2,000亿美元商品,较过往金额高出不少。周洪礼分析,虽然涉及总值2,500亿商品的关税,对中国GDP的影响可能少于1%,惟个中牵涉的连锁反应难以估算,“譬如你整一部4K电视,全部有份制造零件嘅国家都会受影响,于是对中国又会造成二次冲击。其次,既然中国已成为特朗普目标,外资又是否会继续来中国进行外商直接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