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AI专用芯片成李嘉诚新宠 创办人︰是会变形的脑袋
人工智能﹙AI﹚近年大行其道,诸如Google、腾讯、阿里巴巴及Amazon等都在发展,需要的运算能力越来越强大,背后往往有部“超级电脑”做后盾。
不过,有家公司却奉行“小即是美”,研发出一款针对终端装置所设计的人工智能芯片,直接在装置上进行人工智能运算,人面辨识、智能行车导航、即时语音翻译等都无难度。
这家公司名叫耐能智慧﹙Kneron﹚,创办人是一名台湾人,总部位于美国圣地亚哥,你“未听过”自是正常。但翻开其“CV”,却是星光熠熠!除了获诚哥旗下维港投资领投近2,000万美元融资,还取下鸿海、腾讯等大单。能够吸引如此多巨企青睐,背后有何“把炮”?
AI近年大热,但市面上少有专用芯片,于是Kneron便研发出一款针对终端装置所设计的人工智能芯片,称为神经互联网处理器(Neural Processing Unit,NPU)。简单而言,这是一套不用连上云端及网络,直接透过终端设备做到AI工作的系统。
“大脑袋”变成百变“小脑袋”
具体应用,可见于支援17种语言的翻译机、智能行车导航及3D脸部识别技术等,均是离线装置。有趣的问题来了,区区一个小型装置,如何做到超级电脑的功能?
出身自台湾、曾在美国为三星及高通工作的创办人刘峻诚尝试用“常人”能理解的语言,向记者解释个中关键。他比喻道,AI的超级电脑是模仿人脑功能,以生物学计,人脑有过亿组神经网络,一个脑袋分为多个不同功能区,如视觉区及听觉区等。但其实人脑不会无时无刻用尽整个脑袋,做某些动作的时候,才用上某部分脑部区域,其他部分都是“闲置”。
如果要在终端装置上进行人工智能运算,同时又要满足功耗与效能需求,得依赖“变型”。刘峻诚再次比喻称,自己创造一个“会变形的脑袋”,透过“压缩”技术,成为一套可重组的神经网络,只需在不同时间,“组合”成装置所需模式,将“大脑袋”变成“小脑袋”,简化AI的神经网络传输。
不用担心数据被黑客入侵
“小脑袋”虽小,但足以满足智慧手机、智慧家居、智慧安防,乃至各种物联网装置的应用,最大卖点是在离线环境,也能运行ResNet、YOLO﹙实时影象识别系统﹚等深度学习互联网。
刘峻诚认为,把部份人工智慧功能从云端移到终端装置上,进行即时识别与判断分析,好处是便宜、速度快及安全。他解释称,一来,设置云端需要极大成本,加上传到云端亦要传输费用;二来,从装置上传到云端亦要时间,中间“一来一回”必然较单一装置完成来得慢,离线装置就没有这个问题,用家亦不用担心有地方接收讯号不佳。“由于用家数据不用传上云端,所以不用担心数据被大公司或政府利用,又或者数据库被黑客入侵,作不法用途。”
说得兴起,他向记者展示两部手机,一部是装有自家研发AI系统的手机,一部是装有Amazon的辨识物件功能应用程式,并把镜头对准不同物件,如滑鼠、杀人鲸的照片,这个即兴“实测”的结果是,在辨识物件能力和辨识速度上,Kneron较Amazon优胜。
料云端及离线AI 各自分工
话虽如此,刘峻诚相信云端跟离线AI各有优势,未来趋势是两者各自分工,有些需要实时资讯,如路面情况和天气资讯,就要靠云端帮忙。而一些非即时性的资讯,如语言翻译,则可用离线装置。
其实,早在李嘉诚旗下维港投资入股前,Kneron已获得阿里巴巴创业者基金及高通(Qualcomm)、红杉资本(Sequoia Capital) 的子基金Cloudatlas等逾千万美元的A轮融资。刘峻诚直言,希望让AI成为每个人的生活一部分,目标是走软硬件一体化的路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