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伟文访问|用实例解释银行风险管理“底线” 吁对中小企包容
本港经济吹淡风,企业还款能力或许减弱,再加上用作抵押品的“砖头”价值下挫,早前在社会引起银行“call loan”的扰攘。其后,金管局早前联同银行公会成立“中小企融资专责小组”,调查中小企向银行融资难的情况。
100宗个案 六成涉沟通不足
余伟文受访时透露,专责小组成立至今累收到约100宗个案,当中两成只做查询,没有跟进问题;六成是银行和客户沟通不足,协调后可望解决,“有些银行做每年检讨,佢要个客交多啲文件,Call个客又唔讲清楚,就咁话要‘咩咩咩’,个客唔畀,银行做唔到检讨,就话可能影响批贷款,又可能语气较rude,双方咪嗌交,我地调停下就无事。”
余下两成则“难解决”,其中涉一名业主的物业有僭建,之后更被“钉契”,但向小组投诉未获银行承造按揭;另一中小企则营运欠佳,已六个月没还息及还本,“翻身”机会较低。
余伟文指出,作为监管银行的机构,该局基本责任要银行谨慎经营,意识风险,“呢个底线一定要守!”话虽如此,他补充,在这底线下,也一定要要给香港经济及中小企足够支持,特别宏观环境具挑战时,“对中小企,我哋鼓励银行对中小企具包容的态度,因为佢都系你啲客,如果你帮佢哋渡过呢段困难时候,往后可以带回好多生意!所以,银行既要有底线注重风险管理,但在短暂困难的个案,尽量包容。”
他续称,希望借上述100宗个案让银行在检讨贷款个案时可掌握更好,“那些个案我们觉得合理,要持取风险管理,那些应该包容。”
关注CRE风险 但强调“一定可控”
另一边厢,近年香港房地产市道下挫,亦令银行资产质素受压,特别是香港商业房地产(CRE)风险。余伟文指出,CRE贷款占港银总贷款大约15%,但分散于各大小银行,且大部分借款人属于大地产商,因此只是个别中小型发展商还债能力转差。
他认为情况“要关注但一定可控”,一来减息基本上对环球实体经济有好处,令企业负担少一点,二来本港银行“底子厚”,过去所作拨备连同抵押品,合计已覆盖有问题贷款的150%。
余伟文另补充,不担心住房贷款,即使楼价回落不少,违约率也只是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