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约内容

应科院及VTC合办全新创科课程 推职学计划学员月入逾1万元

撰文: 谢显文
出版:更新:

香港应用科技研究院(应科院)于9月15日与职业训练局(VTC)签署合作备忘录,合作开办全新的微电子(Microelectronics)及通讯科技(Communications Technologies)专业文凭课程,以培育业界所需人才。另外,双方亦会合作为香港专业教育学院(IVE)的高级文凭课程学生,提供“Earn & Learn 职学计划”,学生会接受在职培训及课堂学习,从理论及实战方面提升科研能力。

双方合办微电子及通讯科技课程 推职学计划

应科院于9月15日与VTC签署合作备忘录,合作开办全新的微电子(Microelectronics)及通讯科技(Communications Technologies)专业文凭课程,同时双方亦会合作为香港专业教育学院(IVE)的高级文凭课程学生,提供“Earn & Learn 职学计划”。(应科院提供)

现时社会对智慧产品、物联网、大数据等领域的微电子及通讯科技人才需求与日俱增。为配合香港发展成国际创新科技中心及回应社会需要,应科院及VTC合作开办微电子及通讯科技专业文凭课程,为创科界培养更多人才,提升香港创科竞争力。

双方亦合作为IVE的高级文凭课程学生提供职学计划。计划为期4个学期(或2年),学员完成首年日校课程后,可选择参加该个计划,期间学员每周于应科院工作4天,并于学校上课1天。工作期间,学员会获安排加入应科院的四个技术部门工作,包括可信及人工智能技术、通讯技术、物联网感测与人工智能技术、集成电路及系统。

参与职学计划的学生可以得到不少于9,000元的基本月薪及平均2,500元的政府津贴,每月总收入过万元,而完成整个课程后,更可获得30,800元的职学金。透过计划学将从实习工作中了解香港创新科技发展,加深他们对科研工作的认识,帮助他们继续升学或投入业界。

应科院主席李惠光工程师:需鼓励更多人年轻人投身创科

应科院主席李惠光工程师表示,新课程可以于重点领域培训人才,加强香港竞争优势,为学员日后投身创科行业做好准备。(应科院提供)

应科院主席李惠光工程师指出,创新科技是未来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建立科创人才库十分重要,因此需要鼓励更多年轻人投身创科行业。他表示,新课程为香港在相关重点领域培训人才,加强香港竞争优势,而职学计划将为学员提供亲身体验香港科研发展及应科院商品化成果的机会,为日后投身创科行业做好准备。

李惠光工程师称,双方正式签署是次合作备忘录之前,已有3名学生参加职学计划于应科院开始实习,为双方长远合作揭开序幕。

应科院行政总裁叶成辉:盼经验可带动相关领域发展

应科院行政总裁叶成辉博士表示,现时香港的微电子及半导体生态圈不断发展,过去VTC课程未涵盖相关领域,期望是次合作应科院的微电子及半导体经验可带动该领域发展,同时VTC亦可以为业界培训更多人才。

叶博士预计,职学计划未来每年收生约20至30人,学员将有机会与顶尖科研人士一同工作,并在研发过程中学习工作方法。学员完成职学计划并取得高级文凭后,更有机会获应科院聘请成为正式员工,拥有晋升机会。

加强与业界合作助年轻人认识创科行业

职业训练局主席戴泽棠提到现时香港创科行业人才不足,因此需要加强与业界合作,以加强年轻人对创科行业的认识,帮助他们迎接未来的挑战和机遇。(应科院提供)

VTC主席戴泽棠太平绅士指现时香港创科行业缺乏人才,不少年轻人都可能因为担心课程内容艰深或工作辛苦而对科技行业有所保留,因此需要加强与业界合作,加深年轻人对创科行业的认识,帮助他们迎接未来的挑战和机遇。

VTC副执行干事廖世乐博士表示,职学计划与职专教育理念相符,亦是香港科研最需要的学习模式。特别是科技业界的知识不能单靠书本学习,因为书本难以追上行业发展速度,而职学计划正好让学员接触行业最新知识,印证课堂上学到的理论。另一方面,学员在上课时亦可以提出工作上遇到的疑难,在老师指引下学习相关知识。

计划学员赞同事详细解释专业知识

IVE电脑及电子工程高级文凭学生吴俊杰(Jack)在完成首年课程后参加职学计划。他指自己应考中学文凭试后曾从事建造业约1至2年,后来看到VTC的产品能够帮助社会之余还有不少商机,再加上自己对创科有兴趣,所以报读课程希望日后投身创科行业。

吴俊杰指已在应科院实习已经超过1星期,主要负责是维护伺服器运作和帮助同事排除程式中的错误。他表示同事和上司都十分友善,有问必答之余更会向他讲解不同的专业知识,认为是次职学计划让他有机会接触行业实际工作情况和最新发展。

(资料由客户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