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大研发“紧凑型电子显微镜”减少样本损伤 获政府资助三年量产
撰文: 韦景全
出版:更新:
现有的电子显微镜科技高成本、体积大,亦需要极度低温环境以避免电子与研究样本产生作用并导致辐照损伤。城市大学团队研发“量子电子显微镜”的创新技术,实现电子束和样本产生零作用,已开发出一款可在室温下操作的紧凑型扫描与透射一体化的电子显微镜。
项目最近更获创新科技署“产学研1+计划”拨款资助,计划未来三年内把这项高倍电子显微镜创新技术商品化。
城大材料科学及工程学系讲座教授陈福荣领导的团队,最近获得创新科技署的“产学研1+计划”拨款资助,计划未来三年内把这项革命性的高倍电子显微镜创新技术商品化,推出市场及量产,为电子显微技术带来新的里程碑。
这项名为“脉冲空心锥扫描与透射一体化电子显微镜的商业化计划”,透射电子显微镜(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es,TEM)和扫描电子显微镜(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s,SEM),是许多现代科研工作中必不可少的工具。
从生物样本到纳米结构,TEM及SEM电子显微镜都能提供超高放大率及极高解像度的图像,帮助科研人员研究各种材料既复杂又精密的细节。
无论是透射还是扫描电子显微镜使用的高能量电子束,均会对脆弱的生物样本造成严重的辐射损伤。陈教授的团队研发出的尖端技术,创制了一种创新的“脉冲电子空心锥照明混合TEM/SEM电子显微镜”,克服及解决了现有电子显微镜的技术限制。
团队相信,新设计的电子显微镜最终可以做到在透射模式下观测蛋白质和分子的3D立体结构,以及在扫描模式下观测纳米材料并应用于半导体和芯片检测。
陈福荣表示,现时市场上并没有电子显微镜产品的质量,能够达到这个新系统的同等高质量。
城大工程系学生赴江西交流 反思气候变化 研究数码人文学科城大HK Tech 300东南亚大赛 10初创企业获最高百万天使基金QS世界大学排名|本港7院校上榜 港大升9位排第17 城大最国际化转化科研落地 城大HK Tech 300助年轻人开展初创路理大科研团队获得嫦娥5号采集月球土壤 续探讨在当中找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