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男的五十道化境︰Tee

撰文: Nathanael
出版:更新:

Tee,人人总有一件,但港男的tee却零舍特别,特别在那种皮肤与汗水及泪水长年建立的关系,有时候甚至比与伴侣的关系更为长久。为什么?伴侣尚且要“入得厨房,出得厅堂,上得床”,港男的tee都做得到,而且做得更好,外衣内穿或内衣外穿,两者皆可。有云“兄弟如手足,妻子如衣服”,实情是女可以不要,但身上的tee?舍不得。

港男,根据网民的定义,除了不修边幅自以为不羁,很多时更加是粗口烂舌自以为有型,简单一件tee,无论长短、是否有print,都能够凸出港男不修边幅自以为有型的特质。有港男自然有港女,为了满足港女对家庭及人生的想像,不少港男都努力储钱,因此港男意识的觉醒,或多或少可以从一件ocamp tee说起。

Tee绝对是港男恩物。(网上图片)

谈camp tee之前,不妨先回顾tee的历史。话说tee最早于上世纪初面世,一开始的时候主要是军人或苦力拿来当内衣穿着,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开始流行,50年代更不断出现在大银幕上,像马龙白兰度、像占士甸,都将tee着得出神入化。

但绝大部份港男毕竟不是马龙白兰度或占士甸,记得那些年住在山上合一亭旁边的和尚寺,触目所及,几乎有一半都是穿着camp tee的港男,便是同房,更是一年到晚365日穿着camp tee,除非他清洗得勤,否则以长年在山上走动的日程来推算,没道理可以长着不洗。要知道camp tee既是集体回忆,也是一班人向心力的象征,所以有时候也会暗自羡慕,那些拥有形形式式camp tee的港男,到底参与了多少个不同的camp?又当了多少次兵?

你估人人都可以好似土耳其厨师Nusret Gökçe一样,将件tee着得咁有味道?呢件tee名副其实“入得厨房,出得厅堂,上得床”。(网上图片)

不过,camp tee男或tee男其实也有优点,长情节俭支持环保不在话下,着到件tee泛黄、褪色,甚至是衫型尽失、只剩下薄布一块,恍如越南米纸一样,而尚且能笑骂由人、练成了高EQ,如果港男的出发点是冲着港女而来,平心而论,他值得由兵升级至将。

无论是泛黄还是染色、甩色,港男都对tee不离不弃。(网上图片)
着到“where”晒都冇有怕。(网上图片)

扯得远了,其实ocamp tee与长tee、短tee、print tee、圆领tee或V领tee一样,本身并无什么个性,因为没有个性,一直是中立地存在,要着出tee的风格或味道来,除了可以选择滚筒设计的vintage tee,还可以着上印有个人特色语句或图案的tee,别忘了美国人早在上世纪70年代开始,就将tee视为反政治与体制的工具,很多组织都会在团tee上印上口号或图案,令穿着带有浓浓的政治色彩或山头主义——可想而知,这也是camp tee的发源。当然,港男身型较输蚀,有时未必撑得起件tee,这时候不妨配衬设计较挺身的外套,在港女面前不是只有冲冲,有时也要充充呢。

没有占士甸(左)或马龙白兰度的身型,不妨学学占士甸着多件harrington jacket或bomber jacket。(网上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