暧昧的哥哥 暧昧的高踭鞋

撰文: 庄纳
出版:更新:

西九M+展亭搞了一个“暧昧:香港流行文化中的性别演绎”的展览,回顾在香港流行文化最光辉的那些年里,一幕幕阴阳交缠、扑朔迷离的场景。里面最有趣的其中一件展品,是哥哥一双在演唱会穿过的Manolo Blahnik。

张国荣于《跨越97 演唱会》穿著的Manolo Blahnik(香港M+博物馆)

那双镶满鲜红珠片的高踭鞋是张国荣在《跨越97演唱会》所穿用的,当年冲击了保守的乐坛,到现在还是张国荣招牌的妖味印记。那双独一无二的Manolo Blahnik堪如一双清朝的缠足小脚,异色奇艳,却让人生出把玩细味的冲动。在展览里,那双Manolo Blahnik是演艺巨星性别暧昧流动的文化载体,但请不要忘记,高踭鞋本身的意义,也从来不是固定的。

古波斯用来骑马用的高踭鞋 (网上图片)

高踭鞋在现代是女人专利,但当初发明高踭鞋的那位人兄,心目中的模特儿却是一名男性。而且不只是男性,是需要骑打仗的战士。高踭鞋最早出现在古代的近东,是一种与骑马相配的鞋子,后跟突出的作用,是为了让士兵在战马上站立时,可以有一个著力点,增加策骑和射箭的稳定性。所以高踭鞋伤脚的论调在古代根本站不住脚,因为那只是用来骑马的工具,并不打算用于步行。而高踭鞋在古代投射出的不是女性的妩媚,而是雄纠纠的男性气概。

高踭鞋内涵的转变,大概是出于它进入欧洲的时期。这种 “workwear” 在16世纪从波斯传入欧洲的初期,不能在路上方便行走的缺点,却变成了贵族炫耀自己养尊处贵的卖点。欧洲的男女人也开始穿著高踭鞋。鞋子的鞋跟比以往更高,花色也越来越讲究。爱穿高踭鞋的路易十四,更曾经下旨禁止内廷官员以外的人穿著红色高踭鞋。这可以说是忘记了高踭鞋的初衷,但也让高踭鞋在历史上开始了不同的轨迹。

法国路易十四的高踭鞋(网上图片)

自17世纪开始,高踭鞋开始从男装退役,那是出于启蒙后实用风格的回归,男人们发现高踭鞋实在是太阻碍行动。但女性们对于高踭鞋的热爱从未退却,于是两者就开始画上等号。及至近代,因为高踭鞋修饰腿型的作用往往被色情刊物放大,意态撩人的女性脚上往往有一双高踭鞋,就令其慢慢被视为是父权欲望的投射。

哥哥穿高踭鞋,有今生无来世(网上图片)

也因此张国荣脚上的那双Manolo Blahnik是如此地石破天惊。内里那是他冲破枷锁,直面个人欲望的体现,外面则是对于约定俗成的性别定型的一种突破。但如果放在历史长河里,哥哥的高踭鞋其实也可以视为是一种对传统的回归。After all,流动的从来不是物事,而是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