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罩设计|改变百年未变的传统外型 SEEUS95图掀新时代口罩革命
不知不觉,2020年已经过了9个月,全球肺炎疫情依然未能解决,戴起口罩的生活,很大机会持续下去。纵使口罩不能说是潮流,却肯定经已成为这一年的文化图腾。关于口罩的新概念,不论是艺术或者科技等等范畴的,都在这年间不继涌现。
近日便有初创品牌于网上募资平台Kickstarter发布了一款名为“SEEUS95”的口罩设计,原目标以25000美元为创立资本,至今距离活动结构还有20日,却经已接近7倍金额超额完成。除了作为一款可令人重新展露面容的透明口罩外,发明者更希望将这款口罩取代传统设计,成为新年代的产物。
如果说医学用口罩是代表2020年的一件常见生活用品,相信没有多少人会反对,但原来我们现今使用的口罩,其原理跟一百年前所发明的样式并无太大分别。
多角度看SEEUS95口罩:(按图放大)
时间回到1911年,毕业于剑桥大学医学系的华裔医生伍连德,改良了传统西医的外科口罩,以几层物料过滤吸入的物质,而且成本低廉,而得到广泛应用;及至现今被视为最高性能的口罩N95,都是美国设计师Sara Turnbull于1959年受雇于3M期间,从女性胸围中得到灵感的设计。但从此之后,口罩该是什么样的概念,半个多世纪之后都未有太大改变。韩裔设计师Alice Min Soo Chun今次的SEEUS95设计,正是为了打破这个闷局。
大家有多久未在街上看过路人的笑脸?自从年初疫情爆发以来,香港人大多早已自发戴上口罩外出,阻挡吸入飞沫、细菌、病毒,但同时间,亦遮盖起人们的面容,对每个人的日常交流,多少都有影响,人与人之间筑起一层物理上的隔膜,社会气氛自然更低迷。纵使很多品牌为口罩产品设计了予人愉快感觉的配色、图腾;亦有关注这问题的人尝试在口罩上剪一个洞,再封上透明胶片,唤起大众的注意,但始终无法可能代替脱下口罩时,那种最传神的直接交流。
韩裔设计师Alice Min Soo Chun于是设计了一款名为“SEEUS95”的透明口罩,尝试解决口罩在防疫以外,做成社交缺失的副作用。SEEUS95的主体由透明软质矽胶制作,两侧设有竹木、丝绸、银线和碳制成的过滤层,声称可达N95级的过滤性能。既有医学口罩的性能,亦不会阻碍五官,减少人与人之间交流的影响。另一特别之处,在于SEEUS95并非依靠挂绳穿戴,而是以黏贴方式直接贴到脸上,减少脸颊、耳背、头颅等等部位的拘束。加上矽胶拥有耐温、耐寒的特性,除了过滤部件之外,都可以清洗、消毒重复使用。成本亦相对不高,符合普及使用的条件,亦令设计师希望,SEEUS95能够成为N95之后,代表著新时代的口罩形象。
除了口罩之外,设计师Alice Min Soo Chun亦曾经在2018年设计过一款“太阳能灯笼”Solarpuff Light,为全球超过二百万难民和贫穷人口,提供廉价而有效的照明工具,因而获得过美国“Patent for humanity”的奖项,今次SEEUS95可否再令世界带来一点改变,便留待以后继续观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