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馆】文青必到年度十大 上榜代表有纽约、柏林…还有香港

撰文: 赵纪莹
出版:更新:

著名设计网站Designboom早前选出2019年年度十大博物馆,当中香港代表大馆成功上榜,叫人喜出望外。除了大馆,纽约新艺术地标The Shed、隈研吾设计的土耳其“Odunpazari现代博物馆”,以及大陆的三个博物馆亦榜上有名,一众文青又有朝胜好去处。

Designboom每年12月均会评选年度十大文化场馆,今年名单最令人惊喜的,莫过于香港大馆榜上有名。(iwan baan)
“大馆”整个活化计划由保育建筑师策划,以不影响整体外观及建筑物的文物价值为大前提,让建筑群重现昔日光采。(iwan baan)
大馆各座建筑物于不同时期落成,设计之初为满足警队、司法机构和监狱等不同需求,各具独特建筑风格。(iwan baan)
例如建于1864年的营房大楼,便采用了维多利亚式建筑风格,再糅合中式瓦顶建成。(iwan baan)
由瑞士建筑师Herzog & de Meuron设计的“艺方”混凝土螺旋楼梯,同样为大馆热门打卡胜地。(iwan baan)
大馆不时举办重磅艺术展览,今年6月就曾举办“村上隆 对战 村上隆”大型个展,场内汇聚超过60件日本大师的画作和雕塑。(iwan baan)
除了艺术展览,馆内亦设导赏团、多媒体投影等,细说建筑群历史,让大众感受大馆今昔变化。(iwan baan)
除了艺术展览,馆内亦设导赏团、多媒体投影等,细说建筑群历史,让大众感受大馆今昔变化。(iwan baan)
除了艺术展览,馆内亦设导赏团、多媒体投影等,细说建筑群历史,让大众感受大馆今昔变化。(iwan baan)
除了香港代表大馆,国内国外场馆亦有上榜。(bjarke ingels group and kistefos)
位于挪威Kistefos雕塑公园的“The Twist”入选年度十大之首。(bjarke ingels group and kistefos)
“The Twist”由 Bjarke Ingels Group建筑事务所设计。(bjarke ingels group and kistefos)
既为博物馆之余,建筑本身亦为大型雕塑,连接Randselva河畔两岸。(bjarke ingels group and kistefos)
设计旨在将建筑、基础设施和雕塑融为一体。(bjarke ingels group and kistefos)
游客可一边漫步一边欣赏由Anish Kapoor、Olafur Eliasson等艺术家专门为场地设计的作品 。(bjarke ingels group and kistefos)
“The Twist”中部扭转90度的设计固然为其一大特色。(bjarke ingels group and kistefos)
“The Twist”中部扭转90度的设计固然为其一大特色。(bjarke ingels group and kistefos)
场内共设三个画廊,墙面玻璃弯曲,为不同画廊带来迥异的光照效果。(bjarke ingels group and kistefos)
玻璃墙身亦让游客能一览下方河流,亲亲大自然。(bjarke ingels group and kistefos)
今年3月甫开幕的卡塔尔国家博物馆同样入选年度十大。(iwan baan)
博物馆由建筑师Jean Nouvel设计,设计灵感来自波斯地区其中一个自然现象“沙漠玫瑰”。(iwan baan)
“沙漠玫瑰”本为沙漠表面下的晶石矿物,因形状犹如玫瑰而得名。(iwan baan)
建筑大师Jean Nouvel则以此为灵感,设计出圆盘交错的博物馆大楼。(iwan baan)
建筑采用独特环绕设计,占地愈52,000平方米。(iwan baan)
博物馆原址曾为皇室、政府所在地。(iwan baan)
如今场地经改造,博物馆内细分音乐、诗歌、考古文物、画作等不同区域,细说卡塔尔历史。(iwan baan)
如今场地经改造,博物馆内细分音乐、诗歌、考古文物、画作等不同区域,细说卡塔尔历史。(iwan baan)
另一上榜为纽约新艺术地标“The Shed”。(the shed)
The Shed今年4月才启用,设计曾被Discovery评为“不可能的工程”。(the shed)
The Shed的设计灵感,源自英国建筑师Cedric Price和剧院总监Joan Littlewood于1961年提出的前卫设计Fun Palace。(the shed)
当年,设计碍于技术问题未能落成,不过历经半世纪后,建筑异想终能实现。(the shed)
The Shed最大特点,莫过于其伸缩空间“McCourt”。该场馆可因应表演或展览需要,搭配电脑控制的滚轮与轨道,随时变大变小。(the shed)
场馆变大后可容纳高达3,000名观众。(the shed)
灵活的建筑设计,亦让The Shed摇身一变成为古典乐、戏剧、舞蹈等各种艺术表演场地。(the shed)
灵活的建筑设计,亦让The Shed摇身一变成为古典乐、戏剧、舞蹈等各种艺术表演场地。(the shed)
柏林的James-Simon-Galerie亦有入选。(simon menges)
艺术馆由著名David Chipperfield建筑事务所主理。 (luna zscharnt for david chipperfield architects)
建筑师David Chipperfield表示,James Simon艺术馆在担起博物馆之用的同时,亦负起了城市中心公共建筑的角色。(luna zscharnt for david chipperfield architects)
建筑采用简约纯白色调。(luna zscharnt for david chipperfield architects)
建筑采用简约纯白色调。(simon menges)
现代建筑设计与邻近旧建筑群相映成趣。(simon menges)
现代建筑设计与邻近旧建筑群相映成趣。(simon menges)
今年9月开幕的土耳其“Odunpazari现代博物馆”由日本建筑大师隈研吾主理。(NAARO)
建筑灵感源于一个个堆叠土盒。(batuhan keskiner)
设计借鉴了传统土耳其木制建筑形式之余,亦贯彻了隈研吾设计中的木质禅意。(batuhan keskiner)
设计借鉴了传统土耳其木制建筑形式之余,亦贯彻了隈研吾设计中的禅意。(NAARO)
博物馆内,大小不一的画廊空间方便举办各式艺术展览。(NAARO)
如底层寛敞空间可放置大型艺术装置,上层较狭窄空间则可作小型展览。(NAARO)
博物馆中间天窗采光设计,环保之余亦非常有隈研吾风格。(NAARO)
另一上榜博物馆为位于瑞士的Cantonal Museum of Fine Arts。(simon menges)
Cantonal Museum of Fine Arts今年十月刚开幕。(matthieu gafsou)
场馆由建筑师Barozzi Veiga设计,原址为19世纪瑞士铁路中枢。(simon menges)
设计贯彻简约风格,为当地三大博物馆之一。(simon menges)
设计贯彻简约风格,为当地三大博物馆之一。(matthieu gafsou)
除了外国博物馆,大陆亦有三个展览场所入围十大。( kris provoos)
滨海科学博物馆位于中国东北,今年秋天开幕。( kris provoos)
虽名为科学博物馆,场内除有天津昔日工业时代展品外,亦有画廊、展览空间。( kris provoos)
场地最大特色为其圆锥螺旋设计。( kris provoos)
场地最大特色为其圆锥螺旋设计。( kris provoos)
墙身圆型窗户设计,富现代感之余亦方便采光。( kris provoos)
墙身圆型窗户设计,富现代感之余亦方便采光。( kris provoos)
位于湘西的吉首美术馆亦有入围年度十大。(tian fangfang)
美术馆由两条天桥交错而成,大众参观博物馆的同时,亦在横越城市中心两岸。(tian fangfang)
美术馆由两条天桥交错而成,大众参观博物馆的同时,亦在横越城市中心两岸。(tian fangfang)
美术馆邻近传统街区建筑,旨在将艺术融入街景和民众日常。(tian fangfang)
美术馆邻近传统街区建筑,旨在将艺术融入街景和民众日常。(tian fangfang)
美术馆邻近传统街区建筑,旨在将艺术融入街景和民众日常。(tian fangfang)
最后入围年度十大的为山西济宁博物馆。(office of ryue nishizawa)
博物馆座落湖边,屋顶不规则设计正正为配合自然景观。(office of ryue nishizawa)
单层建筑内部除了展览馆,还有图书馆。(office of ryue nishizawa)
全馆落地玻璃和半开放设计让建筑巧妙融入大自然。(office of ryue nishizaw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