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警暴】美国警方曾施暴令艺术家致死  Pop Art大师以画作还击

撰文: 赵纪莹
出版:更新:

港人近期面对警察和制度暴力,似乎都身心俱疲。
早于1983年,美国黑人涂鸦艺术家所处社会,与今日香港不无相似。当时,年轻黑人艺术家Michael Stewart因涂鸦被捕,后更因警方施暴致死,事件引起不少迥响。80年代传奇涂鸦艺术家Jean-Michel Basquiat、Keith Haring,以至美国导演Spike Lee,纷纷以艺术创作回应,借视觉语言,填补文字上的空洞。
近日,Jean-Michel Basquiat作品再次于古根汉美术馆展出,这致敬Michael Stewart之死,继续批判警方滥权的作品,背后所传达的讯息,相信港人自是有一番感悟。

当代涂鸦逐步为艺术主流收编,从Jean-Michel Basquiat、Keith Haring等涂鸦作品为MoMA、MET等大型博物馆收藏,以至去年Banksy作品《Girl with a Balloon》在苏富比拍卖会上以千万港元天价成交,都不难看出涂鸦早不是70、80年代时,与黑人文化、离经叛道挂钩的符号。

纵然涂鸦在国外广为大众接受,甚至成为纽约东村、布鲁克林区等地标志,但在四、五十年前,一众黑人涂鸦艺术家却不时被标签为罪犯,面对社会舆论打压外,更要直面警察暴力,与当下港人所经历,无不相似。

多年来,纽约涂鸦艺术家与警察的关系,多多少少像“猫捉老鼠”,而引发最多争议的一场冲突,莫过于年轻黑人艺术家Michael Stewart因警方施暴致死。Michael Stewart的故事也许不为人知,但他正是80年代传奇涂鸦艺术家Jean-Michel Basquiat 《Defacement》,以及Keith Haring《USA for Africa》的画中人,就连美国导演Spike Lee早期代表作《为所应为》(Do the Right Thing),亦借种族议题向他致敬。

《为所应为》为1989年美国喜剧,由Spike Lee执导,内容与种族歧视、白人至上主义,以及黑人文化息息相关。 (网上图片)

点击看更多《为所应为》情节:

Michael Stewart为南美洲移民后代,生于纽约,热衷涂鸦文化,以“SAMO”(Same Old Sh*t)为别号,游走于纽约街头创作。1983年9月15日早上,Michael在地铁候车期间,拿出画笔于墙上涂鸦,当场被警察逮捕,有目击者指Michael带上手扣后被警方殴打,更因满身瘀伤、心臓骤停,被人送院13日后,“离奇”死亡。如此暴力,竟是这么远那么近。

Michael Stewart于1983因警方施暴致死。(Daily News)

Michael Stewart当时在纽约地下文化圈虽然名不经传,但警察滥用暴力致死,还是引起圈内极大争议。Basquiat表明立场回应事件,于事发同年完成《Defacement》,这作品还有另一名字《The Death of Michael Stewart》,也许更能看出艺术家借涂鸦回应警方滥权、歧视黑人等争议。作品中,一个黑色身影占据画面中心,未见容貌,身旁两名蓝衣警员手持警棍 ,朝黑影挥去。这幅涂鸦一贯Basquiat未经矫饰的粗糙线条,隐隐看出Basquiat同为黑人艺术家的愤怒外,亦见以艺术回应社会暴力的可能性。

Basquiat涂鸦作品《Defacement》。(Solomon R. Guggenheim Foundation)

点击看更多Jean-Michel Basquiat警暴作品:

事过境迁,作品如今重返大众眼前,正于古根汉博物馆《Basquiat's 'Defacement': The Untold Story》展览上展出。同场的《Irony of a Negro Policeman》、《La Hara》等作,亦同样围绕警方滥用暴力、种族歧视,贯彻Basquiat以艺术回应社会的作风。

展上除了有Basquiat的作品,亦有展出Keith Haring于1985年完成的《USA for Africa》、David Hammons于1986年完成的《The Man Nobody Killed》,以及George Condo于1983年画成的《Portrait of Michael Stewart》。创作纵然风格迥异,既有Keith Haring的活泼鲜明,亦有David Hammons的模版涂鸦,然而相通的是,各作品均以Michael Stewart之死串连为一,直指警方滥权及歧视等社会议题。

Keith Haring1985年画作《USA for Africa》。(The Keith Haring Foundation)
They know they killed him. They will never forget his screams, his face, his blood. They must live with that forever .
Keith Haring

古根汉博物馆策展人Chaédria LaBouvier表示,Michael Stewart之死,于三十六年前虽然叫人愤怒,但其时大众却因缺少了指称警方施暴、白人至上、以及国家体制暴力的词语,而无以言说。如此失语症,香港作家董启章在最前所说,近日媒体上舖天盖地用上“暴力”一词,却无以区分各层级武力,相比英文中有violence、force、strength、power等词,香港人面对制度暴力,以至示威者暴力,只能一概而论,经常落得无以名状的窘境。

David Hammons 1986年创作《The Man Nobody Killed》。(Museum of Modern Art)

面对语言失效,策展人Chaédria LaBouvier认为艺术正好成为了鲜活的视觉语言,填补文字上的空洞。不论是Basquiat的愤怒、Keith Harring略带谐趣的讽刺,抑或是Spike Lee的致敬,艺术成为了时代的另一种宣泄之余,亦纪录了世代的侧影,化成文化养分,拓阔生活中的言说。

香港近年社运兴起,自2006年保卫皇后码头、2010年反高铁、2011年菜园村事件,及至2015年占中、今日的反修例,时间不长不短,亦可谓有十多年。回溯过去,香港文化界亦有以文学、艺术创作回应。不论是荣获第35届金像奖最佳电影的《十年》,商台903所办的雨伞艺术回顾展,还是香港作家韩丽珠、邓小桦等以写作回应社会议题,香港文化界都不懈创作,为香港文化土壤施肥。十多年过去,文化圈的努力是否有目共睹,就由大家定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