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美式古着店Daychild:旧衣、旧玩具看世界
古着反映时代的历史面貌,现在古着上看似多余、无用的标签配件,其实是当年为实用而存在的设计。本周专题访问找来Daychild谈谈美式古着和怀旧玩具。
摄影:Bowy Chan
午后旺角好景一带车水马龙,乘搭商厦电梯探访Daychild古着店,轻扭门锁后别有一遍天,这间布满古着和怀旧的小房子,正播放The Beatles的《Don't Let Me Down》,而店主Koma几乎能说出店里每个物件的故事。
O:object aD:Daychild店主Koma
O:主打美式古着的Daychild,为什么“杂不甩梗”又卖衣服又卖玩具?D:古着,是探讨国家时装和文化很好的切入点。而衣服以外,旧式玩具、摆设都能反映当时人们的喜好,不同年代生产的老玩具见证地方的文化特色。看我这家店子都估到,我最喜爱是家喻户晓的Snoopy吧?以Snoopy玩具为例,看产地就能推测生产年份,最早期是美国制造,至7、80年代转移东南亚如香港、台湾,近十多年当然是中国世界工厂的天下。另外,坊间都流传外国玩具发烧友撰写的guidebook,里面详列怀旧玩具的生产资料。而香港嘛,80、90年代也一窝蜂玩怀旧玩具起来,旺角现时点、皆旺商场是当时男孩子寻宝的好地方。透过旧衣服、旧玩具,都一样可以看世界啊。
O:古着是愈旧愈値钱吗?D:假如一件是一百年前大量生产的,另一件是离我们年代较近但限量的物品,当然是后者比较値钱,因此年代、市面流通状况不尽相同的古着,非能同日而语。好些人会提出:为什么古着比新衣服卖得更贵?因为昔日的制衣工序全由人手处理,一针一线的绣上图纹,而现在由机械出来的衣服泛滥,大量生产而且一式一样,特别彰显人手制诚可贵。比如这件50年代产的蛤乸衣(jumpsuit),采用了常见于军事服、工作服的“人字布”,这种人字纹理特别耐磨、不易色落和勾烂,它之前都是牛仔布的天下。由于人字布成本较贵,除了偶见复刻版会用上这布料,它已不怎出现于现在的时装单品。所以,很难拿现今声称“高科技”衣服跟古着作比较,古着是当代应运而生的衣服,论功能性和寿命,不比新衣输蚀,这就是古着的价値所在。
O:还得问问,店里有什么冷门物件是比较乏人问津?D:吊裤带吧。我们卖的是扣钮款,只有很经典的西裤才用得上,而且大家用套了皮带都不怎么用吊裤带。
O:这个Buddy Lee好像跟市面卖的有点不同,但又说不出什么分别……D:Buddy Lee是怀旧玩具迷的抢手目标呢,话说20年代只放在铺面作陈列之用,但后来问价者日渐趋增,品牌开始以一只约2.5美金的定价零售,最后发展成风靡全球又有价有市的造型公仔。你手中这只Buddy Lee属于第一代,起初的12.5英寸版本是陶制,而1949年打后则改用塑胶料,亦长高了0.5英寸。
O:可以为我们解构工作服上的标签?D:印上Union made就是获当时工会认可的合规格工作服,亦代表它是70年代以前的产物。选购古着前先要学懂标签上的呎吋,“40”是胸围,亚洲人一般介乎36至40,而“R”(regular)是长度。
O:见部分牛仔古着会有“Sanforized”标签,有什么含意?D:昔日布料的缩水程度可以很夸张,而“Sanforized”是为防止布料过度缩水而预先处理程序,30年代由美国实业家Sanford Lockwood Cluett发明。品牌如Levi's甚至会注明缩率如10%、7%、5%,即预计布料缩水程度,愈后期当然缩率愈小,后来连标签都消失了,因为都假定牛仔裤会预先做好这程序,部分甚至标明“Pre-washed”(预先洗涤)。所以,购入了new old stock(未曾使用)古着的朋友,可要有心理准备洗后的呎吋会有所差异。
O:这帆布袋的正背面都缝上尼龙带,作用何在?D:估计这是4、50年代电线工人的工具袋,比一般的重磅和厚身。尼龙带大概是方便挂起工具,而底部还安装了撞钉,可见当年的袋子不是为时尚而存在,襟用至上!
O:谁是你心中穿古着的模范?让古着初哥可以汲取一些灵感。D:一定是木村拓哉,没有外国人的骨架身形亦驾驭得好,穿出不一样的味道,让人觉得“我也模仿得到、我也可以穿古着!”。另一位是外国古着收藏家Mark Large,每日一snap放上Instagram(@1lrg),其混搭造型都値得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