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奖得主疫下专心创作 贴地小说写基层港人挣扎生活︱开卷乐

撰文: 开卷乐
出版:更新:

这个书名听起来可能会让人想到手工艺和美劳教学书,然而这是一本书写不同阶层人士在生活中挣扎的小说集。虽然名字有点轻快,然而一瞥《纸黏土》的紫色封面,几个蒙太奇感觉的长长人影,便能感到作品沉重的格调。“书名的设置本身也有很多的纠结,因为书名基本上代表一切,有很大象征含意。”作者吴俊贤说。他起初把小说集命名为《失根的残红》,取自两个短篇小说《根》与《残红》的名字,后来编辑认为名字有点“老土”,细想之后,便起名为《纸黏土》。纸黏土本身是很便宜的物质,代表著基层,作者希望书本能打入校园,因此用一个学生可能熟悉且有共鸣的意象,二来是考虑到这本书是小说集,创作过程就像把想像和经验揉成文字;而“纸”代表书写,“黏土”则有贴地的意思。

文:朱凤翎︱原题:把卑微的生活揉成故事——《纸黏土》吴俊贤

《纸黏土》这个书名听起来可能会让人想到手工艺和美劳教学书,然而这是一本书写不同阶层人士在生活中挣扎的小说集。(资料图片)

文学奖常客的第一本作品集

虽然《纸黏土》是作者第一本作品集,然而青年作家吴俊贤这个名字,在文学界却一点都不陌生,因为他在2020年的中文文学创作奖,在散文组、小说组和新诗组都获得三甲奖项,成为文坛一时佳话,更被戏称为“奖金猎人”。吴俊贤说,其实这也是机缘巧合,从小到大他也很喜欢文字创作,连同学们会敷衍了事的周记,他也会认真对待,当作是尽诉心中情的出口。他说当时的文章以直抒胸臆为主,但当他把文章投稿到不同地方时,却常常石沉大海。有文坛前辈提醒他,喜欢一个东西不能只凭一腔热血,也要有成绩、有人认同才行。出于自尊心以及“希望被人看见”的心情,他便开始专心钻研写作。后来疫情来袭,身为自由身学校导师的他没有工作,便专心参加文学奖,结果也真的交出了一张亮丽的成绩表。而《纸黏土》中的小说,也集成了他多年来参加不同文学比赛的参赛作品,小说集的出版,可说是获奖以后的另一个里程碑。

香港电台文教组节目《开卷乐》由郑政恒、黄怡、冯杰主持,逢周六晚上9时30分至10时,港台第二台播出。节目重温 :
https://podcast.rthk.hk/podcast/item.php?pid=541

把生活经验揉成小说

在多篇小说中,可以见到一些人物原型,他们都是在人与人关系中格格不入的父亲型角度,或是郁郁不得志的中年男人,作品呈现出这些男性角色,面对比他们知识水平更高的晚辈时的自卑和屈服。作者说,这个题材与自己的生活经验有关,因为生活有不少忘年之交,例如是楼下的保安员、酒楼部长等,他们已有一些年纪,却对自己的生活不太满意,甚至大半生都未能活出真正的自己。吴俊贤有点同情他们,也反思香港这个知识型社会,人人仰望高处,却忘记了向下望,关心社会上最低层的人。

小说集大多数作品以男性角度叙述,然而在《残红》一篇却以女性角度出发,主角是一位在重男轻女家庭成长的女子。原来作者平日很喜欢打麻雀,“残红”暗指麻雀术语中的“烂花”,即是在错的位置拿到不属于你的东西,充满了象征符号。

【延伸阅读:让时间永留情感与回忆 钟表收藏家细数三十年珍藏冷知识︱开卷乐

各篇小说有不同的人物和场景,归一的主题就是“贴地”。吴俊贤希望作品能“飞入寻常百姓家”,让一些生活中被忽视的小人物的故事被人听见,他也“希望鼓励平时不接触文字的朋友阅读,也会送给那些忘年的朋友,让他们知道自己的故事有人关注。”

(本文原刊于报章专栏《开卷乐》,此为加长版。本文不代表艺文格物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