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空馆展览厅重开】新设70个互动装置 体验太空无重感觉
关闭约两年半的太空馆展览厅将于明日(25日)重新开放,两个新展厅为“宇宙展览厅”和“太空探索展览厅”,合共面积1千6百平方米,当中设置约一百件新展品,其中约有七成属互动展品。展览透过有趣的互动展品和先进仪材,配合灯光效果和环境布置,介绍天文及太空科技新知。摄影:吴钟坤记者从一百件新展品中,选出10件推介给大家:
宇宙展览厅
位于地下的“宇宙展览厅”展示探索宇宙由近至远的概念,从我们身处的太阳系开始,再推展至恒星,银河系及更遥远的星系,以至探索宇宙的演化及相关的科学。
1. 冰封天体
利用干冰在水上制成“彗星”,模拟彗星的喷流及运动。
2. 极光
观众可调校真空管内太阳风的强度,在地球模型上产生极光。
3. 相对论自行车
根据爱因斯坦的狭义相对论,在地上的观察者,会发现移动者的时间流逝较自己正常的计时器慢。相反,移动者也会发现留下来的人,时间流逝较他本人的要慢。这种时间膨胀现象只在接近光速移动时才变得明显,所以观众可坐上“相对论自行车”,以接近光速的速度在萤幕中的香港街道上风驰电掣。
4. 重力冲浪
爱因斯坦亦曾指出时间和空间是有联系的,重力只是时空几何被物质扭曲的结果。物体的质量愈大,扭曲就愈大。黑洞就是质量大得使时空严重扭曲,连光都不能逃脱。
观众可站在展品“重力冲浪”的滑浪板上,在太空各天体间穿梭,了解重力如何令空间扭曲。
5. 月球弹跳机
从前的“月球漫步”换成现时的“月球弹跳机”。观众可先到旁磅重,装置会根据每个人的体重设置平衡重物,让观众坐上座位后体重减至六分一。观众尝试在座位上跳起时,就可以体验在月球跳跃的感觉。
体重限制:30-75公斤身高限制:140-175厘米
太空探索展览厅
一楼的“太空探索展览厅”主题就将环绕太空探索和太空科技的发展。
6. 迷失太空
由7部投影机透过投射模拟出国际太空站真实环境,透过影像模拟“太空站”转动,产生失重错觉,让观众体验在国际太空站内由一端游走到另一端,环节约两分钟。
7. 作用力与反作用力
观众可以扭动固定的转盘,从而转动自己,了解反作用力在推动火箭的原理。
8. 倒数计时
这个是1:350的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的模型,重现“长征二号F”火箭由运载至发射的场景,发射一刻白烟四起,有如亲临实地,但火箭升空一幕则未能复制,由背景的图文解说代替。
9. 神州号太空船返回舱
观众可以躺卧在返回舱内,拍摄极富立体感的照片。
10. 发射火箭
装置寓教育于游戏,观众首先要搅动小杆,将水分解成氢气及氧气,储存在“燃料库”内,再推动小火箭发射。
其他展品:
有兴趣去参观的市民要注意,由于场地有限,所以太空馆将实行分阶段入场,每节两小时。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先到太空馆网站预订入场门票,若持有“博物馆全年通行证”,或是全日制学生,就可以先到官网预约参观时段。太空馆将持续“升级”,预计明年会更新天象厅的天幕、投影系统,令视觉效果提高,相信会带给市民更好的学习体验。
* 逢星期二休馆(公众假期除外)** 农历年初一及年初二休馆,圣诞前夕及农历新年除夕提前于下午5时休馆
参观者须于选定的参观时段内进场。
入场费用
标准票:$10优惠票:$5 (适用于残疾人士及一名同行照料者;及60岁或以上高龄人士)团体票:$7*4岁以下小童免费入场*逢星期三免费入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