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性早熟】7岁女童乳头痛 西医:女性日后患妇女病风险增
近日有家长在讨论区表示,女儿7岁3个月已出现乳头痛,怀疑出现性早熟征兆。西医及营养师均指出,现时食物中的人造激素很大机会引致性早熟。营养师提醒家长要留意小孩肥胖的问题;西医则强调第二性征出现的先后次序最为重要,不能轻视过早出现性征的严重性。
论坛帖文如下:
有多个网民指自己都接触过不少女孩子性早熟的情况,他们都怀疑是饮食上进食太多含有过量激素的食物。有网民就建议家长每年带子女去学童保健时,可向姑娘查询发育问题,观察子女发展速度和情况。
部分留言如下:
性早熟是指儿童的青春期及第二性征比平均年龄提早出现,有早发育的迹象。所谓性征,是指男女两性在生理上的特征。 第一性征为婴儿出生时以生殖器官分辨男女生;第二性征则为男女在青春期时出现的变化,如声线变化、女孩子乳房发育、男孩子脸上长出胡须等。根据卫生署资料显示,女孩子乳房发育的年龄大约是在八至十二岁,而出现初经则在十至十五岁;男孩子大致在八至十五岁,阴茎渐渐增长及增大,受刺激时会勃起;阴囊增大,外皮变皱及色素加深。
留意第二性征出现次序
儿科医生冼艺泉提醒家长,要留意第二性征的出现次序,指正常的第二性征出现的次序,以女孩子为例,顺序应为:乳房发育、长出阴毛、快速长高、出现月经,“如果次序出现异常便要格外留心,最严重情况可能是下丘脑或肾上腺出现肿瘤,可能需要磁共振或电脑扫瞄检查,由专科医生跟进,所以不能轻视过早出现性征的严重性。”
冼医生又指,性早熟会增加女孩日后患上各种妇女病的风险,例如乳腺癌、子宫内膜癌、子宫纤维肌瘤等。此外,性早熟也会影响孩子的心理健康,“性早熟会令孩子察觉自己有别于同年小孩,精神上可能会产生忧虑不安,影响自信心,继而产生厌学情绪。”如果性早熟出现得相当早及快,冼医生表示可用药物减慢脑下垂体释放出荷尔蒙,例如约每个月注射一次的Gen-RH analogue,推迟青春期的出现。
避免吃鸡皮肥猪肉 多吃抗氧化食物
儿童性早熟由不同因素所致,包括饮食、肥胖、疾病与其他环境因素等,例如近年最受关注的食物激素问题。冼医生指虽然医学界现时未有全面的研究证实食物中的激素会引致性早熟,但亦有不少科研结果显示,大量进食含雌激素的食物,可能会增加性早熟的机会。营养师李杏榆(Annie)指,“动物的脂肪部位如鸡皮、肥猪肉等,容易储存毒素和其他荷尔蒙;太甜的饮料如汽水、能量饮品等也会含激素,应避免过量进食。除了激素,含咖啡因或代糖的饮料和食品也会影响内分泌,容易诱发性早熟,特别是女性。”
延伸阅读:【儿童性早熟】常吃乳鸽燕窝致早发育 中医:清热养阴固涩有帮助
她又指肥胖是其中一个导致性早熟的原因。因为肥胖会引致胰岛素上升,加速身体分泌荷尔蒙雌激素Estrogen,容易造成性早熟。所以家长要留意小孩的饮食习惯,应避免摄取过多的糖和脂肪,少吃含咖啡因或代糖的饮料和食品。她建议应多进食抗氧化类蔬果,例如莓类、橙、西兰花等,有助分解体内毒素。她又鼓励小孩多运动,保持健康体重,有助稳定胰岛素和其他荷尔蒙分泌。
更多文章:【体验式学习】小学生走出校园探索香港 学习解难培养团队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