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历新年团聚】5岁小孩期待过年 更渴望爸爸回港团年
相信很多小孩都爱庆祝农历新年,因为可以吃到许多美食、逛年宵花市、逗利是,每天都是热热闹闹。而5岁的林蔼婷今年特别期待新年的来临,因为离开香港工作爸爸终于回家,可以骑膊马之余,亦可一家团组吃饭。摄影:陈嘉元,部份照片由受访者提供
“爸爸长期在内地工作,我好挂住爸爸,很想爸爸快些回来。”蔼婷小声地说出自己的愿望。从事织布生意的林先生去年二月在河北开设工厂,开厂初期工作仍未上轨道,因而一整年都留在内地。每天晚上靠视像聊天来联络,但不能抱不能亲,蔼婷偶尔仍会想念爸爸:“安静的时候特别想念。”想起当时心情,面色不禁沉下来。
临近农历新年,蔼婷知道爸爸即将回港团聚,林太指她十分心急:“她每天都问爸爸何时回家?还有多少天?会不会去接机?”听到妈妈转述自己的说话,害羞的蔼婷不禁格格、格格的笑。“在机场接爸爸时,父女二人会像电影情节般飞奔再紧抱对方,我觉得好老土,但他们每次都会这样!”爸爸拿出手机回播在机场无意中拍下的片段,看见自己奔跑的样子,蔼婷又再笑起来。
女儿和兄弟都是重要的家人
早在二人认识时,林先生已需要中港两边走,即使林太怀孕时,他亦不能陪伴在旁。“生产时他才回港,坐月后便又回内地工作,周末时才回家休息。”林太回忆在蔼婷两、三岁时,林先生分配较多时间在香港。至去年2月,在河北省的工厂落成,林先生便一整年都留在内地。“非常不想他长期不在家,甚至希望他转工。”林太指亦考虑过两母女跟随爸爸回内地,女儿则入读国际学校,最后因当地环境配套不理想而放弃。
“这是家庭生意,是四兄弟姐妹一起拼搏的成果,因为大家团结才会成功。而其他人都有自己的家庭,我又怎能当自己是特别例子而离开?”林先生指工厂运作逐渐上轨道,来年应该可每隔数月便回港一次,增加跟家人相处的时间。
对小孩来说,陪伴是……
“爸爸回来后,可以一起玩骑膊马和去游乐场,还会接我放学。”对小孩来说,父母不必大花金钱到主题乐园游玩,只要在校门前迎接自己放学便十分满足。虽然分隔一年,但蔼婷跟爸爸的感情并未因此而疏离,林先生指或许是早年的相处建立了深厚的感情:“在她两至三岁时,我都留在香港,当时每天跟她玩,可能她因此认定我是爸爸。”
林先生回港数天,林太指蔼婷把注意力都放在他身上,事无大小都要通知爸爸,连喝水时不小心弄湿了衣服,更衣前都要先跟爸爸报告:“她说爸爸都要知道!”晚上又要求睡在父母中间:“她又说话自己熟睡会踢到爸爸,所以还是睡旁边较好。”
我问林太看到女儿跟先生这么亲密,会吃醋吗?林太说不会,更指女儿这么听话,功劳都归先生:“我们的分工很清楚,我负责看功课,常说不准不准;先生则负责品德教育和陪玩耍,发脾气时都多由爸爸处理。”记者跟随他们一家逛年宵,看见色彩缤纷的氢气球、玩偶和小食,蔼婷都没有不停说要买这个买哪个,因为在入场前,林先生已说明今天只看看,不会乱买玩具。
林先生指过年后,初十便会回内地工作,听到爸爸又要离开,蔼婷不楚扁起嘴巴红了眼睛:“以前分开时她都没有感觉,近半年长大了,知道什么是分离,才有不舍和哭闹的情况。”蔼婷和林太把挂念爸爸的心情画成图画,再设计成立体的利是封,打开门,便会看见大伙儿围著吃火锅,“5岁的小孩可能还未明白何谓团年,只是知道亲朋好友在这日子都会聚在一起,喜欢这热闹的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