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一面试】升小竞争大家长感迷茫 教育顾问个别面谈如家长树洞

撰文: 许咏妍
出版:更新:

近年无论是升读幼稚园或小学的竞争也相当激烈,最热门的小学更接近50人争一个位,这无疑为家长带来很大的压力,他们会从不同途径找寻专家的意见,而升学及教育顾问更成为新兴的行业,当中在家长界稍有知名度的Ian Tsang,每次开办的入学面试讲座也场场爆满,除了办讲座,4年前他更开始为家长进行个别面谈,面谈费每2小时1800元,主要解答家长有关选校及面试问题,每年暑假、面试前的高峰期,也长期full booking,随时要排期2个月,究竟这两小时的面谈纯属心理辅导,还是真的可以帮助家长为子女的升学问题寻找出路?摄影:许咏妍、部分照片由受访者提供

Ian Tsang 的两个女儿,现正就读小学。

个别咨询升学问题  1800元2小时

在4年前,当时的教育顾问还停留在办讲座、在报纸杂志写专栏,Ian Tsang已经找出另一条血路,他花了较高的租金在中环的黄金地段租用办公室,以预约的形式为家长进行单对单的面谈咨询,为他们个别解答本地升学问题。这种个别咨询的模式,就有如心理医生的面谈,Ian要为家长解决的除了是升学问题,有时就连家庭辅导、夫妻关系、情绪问题等也要兼顾。“试过很多次,有父母在我面前吵架,夫妻间对子女的教育出现了意见分歧,也显示出选学校过程中父母不协调。”

Ian会想出个别咨询这个职业,源于当时仍在亲子论坛活跃的他,经常收到个别家长的私讯,希望帮忙化解难题,无论是教育上,还是夫妻关系上。Ian见到一些很需要帮忙的家长,更会花时间亲自打给对方聊,希望为她们解压,他亦因而想到开设办公室,为家长进行个别咨询。

Ian指最初的收费是半小时400元,现时收费则是2小时1800元,这4年来也没有加价。教育顾问这个行业,对于很多人来说,认识不多,更可以说是冷门的行业,他说:“我喜欢冷门的,这样才有发展空间。我当时最难克服的是,全香港有五百多间小学,我都和家长解释,我没有可能知道全港五百几间学校的资讯,而我对私立及直资的学校最为较熟悉及理解;官津学校知点抽到就可以,用机会率去考虑,想的是逻辑。试过有家长问我离岛小学,我都会口哑哑。”

坚持不开面试班

当记者问到现时很多面试班可以帮助小朋友进入某些学校,Ian直言当初到现在都很坚持,“你叫我教到小朋友入到某间学校其实不困难,过到这个阶段,但却是错配,就很大问题。如果我坚持开面试班相信会发达了,现实话我知,你入到名校、心仪的小学没有意思,都是熬六年,你都去不了下一步,所以家长要明白,最重要是选择适合小朋友学习模式的学校。”

Ian Tsang毕业后曾从事management consultant工作的,于4年前才转职教育顾问。

现时香港的教育制度,不单止令到家长有压力,连小朋友都只能在压力中学习。从幼稚园就开始面试,通过面试才能进入其心仪幼稚园;到小学,又要经过多轮面试,在选校、小朋友升学问题上面对严峻的压力,教育顾问这个职业在早几年出现,犹如给家长一点明灯、一个“树洞”,有专业意见解答升学难题,可以倾诉父母之间的矛盾等。

从什么时候开始想成为教育顾问?

Ian 原先在美国就读儿童心理学,在最后一个学期完成所有BBA课程用以此毕业。他讲到当时认为心理学毕业对找工作作用不大,在空闲的时间又接触很多BBA的课程,最终用BBA成为毕业专业。毕业后,他从事management consultant的工作,帮公司改革当中的运作和效率,从而提升效益。一做更是做了几十年.......

“如果我告诉你,我小学开始就想做教育顾问这一行就真的很夸张。我细个就是‘独家村’,我又是资优生,我对上五个家姐,年龄和我差一段距离,所以我独自在家的时间较多,而娱乐却不多,我会自己听收音机。我很喜欢听时美真的海外升学节目,小学就因为听这个节目所以对海外升学有兴趣;但到中学,我就对香港本地的学校有兴趣。因为我中学时搞很多联校活动,同学都知,我像在全职搞活动。”Ian指当时中学并没有互联网,故此为了知道各中学的资讯,就特意跑去书局购买香港中学概览回家。

虽然有想过成为教育顾问,但毕业后的Ian并没有马上实行他这个梦想。“我心底对这些事情有兴趣,很坦白说,我不会读完大学就去找这类型的工作来做。”毕业后他选择成为management consultant,任职这个行业的人数在香港也不是很多,“我有个座右铭,不喜欢做人地通常做的事,我有个习惯就是会去揾人地未做的事。”

Ian Tsang一家。

为女儿找升学资料废枕忘餐

做了十多年顾问工作的Ian Tsang,在2008年开始要为大女儿曾昭妍找幼稚园,“因为我性格问题,我做每一样事情之前都需要了解该件事情,我喜欢看历史,那时的教育制度跟我小时候接触的不一样。我会找教育制度的改革,改革做过什么?建议学校的制度变化?对我来说,我需要了解怎样会来到现时的教育制度,我不满足于现状。”

为了寻找资料,Ian会到达废枕忘餐的地步,每晚凌晨3时才睡觉,“对于好多人来说是好辛苦,对于我喜欢寻根究底的人,就很有乐趣。我发现我需要的资料一直都在,只时要花时间去细心找,我就很想努力去看,好似停不了。”这个阶段都是三、四个月时间,当中延伸到小学,甚至中学的资料都涉及到。

Ian Tsang每次举办升学讲座,反应都很好,场场爆满。

担任论坛版主 解答家长难题

到大女要开始找小学时候,他又继续出动寻找资料,其中一个途径就是上亲子论坛,“我觉得既然我拿了些资料,也将自己找到的资料去分享及帮助其他人。所以很快那个论坛的版主就来问我会否有兴趣做论坛的义务admin工作,我那时候觉得没所谓,本身工作就自己有钱滚,不太困身,我可以长时间都在论坛上,其中有一段时间有人以为我是个论坛的老板。”

不知不觉,Ian担任版主2、3年时间,到大女找到小学,他就想停止担任版主。同时,也是他第一次思考是否可以转行呢?那个时候,Ian在考虑有什么收入来源,如开讲座、写专栏……“当时计过觉得唔太work,钱太少了。所以就想在离开论坛前开办一场升学讲座,我当时有很多粉丝,不过我都会担心,明明6月搞讲座,但我3、4月就告诉别人,当时收费百多元一位。”

“我当时只是在自己的facebook page告诉别人我6月16日,我细女生日开场talk,要就send email来。我出post之后,电话就响过不停,一日收到三百几封email,最后要book多四日,在6、7、8月的暑假也举行,最终加到翌年1月,共加开了13场。”Ian说。

Ian Tsang曾出版的书籍。

主动找书商出书 遭受冷言冷语

除了举办讲座,Ian更在举行第10场讲座时,有书商主动洽谈出书事宜。Ian回忆在没有书商寻找前,自己曾主动找书商希望出书,不过却经历过冷言冷语,“有一些甚至是相熟的书商,跟我说‘人哋都有,点解要买你那本?’所以就作罢。之后办到第10场讲座就有人主动找我出书,第一本书卖得好好,印了三千本,一个星期卖断,但其实作者分到的钱好少。”

出书后,看见市场的反应热烈,Ian又同步的想,这是否可以成为一个事业呢?虽则一年开办到40场讲座,有写专栏和出书,但Ian仍然“计唔掂条数”。这第二次的纠结就发生在其大女刚入小学,当时是2012年。属于天主教的Ian那刻想天主有能力赋予给自己,是否应该做一些事情去帮助别人呢?于是,他决定给自己两年时间去尝试是否可以运作得来,而事实是他的个别面谈咨询日日也爆满,高峰期更要排期两个月。

让家长了解子女最重要

很多人以为教育顾问就是帮家长催谷子女入名校,但Ian强调最重要是为家长提供意见,选择适合的学校,所以在面谈的2小时内,家长除了可以问到有关小朋友升学问题,如升小的去向,之后中学的连接等,另外他更会在小朋友身上分析到该小朋友的性格特质,比较适合哪些的学校,而并不是一味只是报考名校。因为他相信小朋友进入一间适合他自己的学校比是否名校更为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