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动的雕像 流动的人心:如何决定去与留?

撰文: 伍振中
出版:更新:

美国黑人弗洛伊德之死引发的反种族歧视示威,在全球燃起燎原之火,促使各地重新反思与种族议题息息相关的殖民历史。部份人的不满付诸激进行动,拆毁及破坏被指有着蓄奴历史、种族歧视言行的历史人物雕像。欧洲则有示威者针对破坏一些与殖民暴行、贩卖奴隶或涉种族歧视言行的历史人物雕像,如前比利时国王利奥波德二世(Leopold II)、前英国首相邱吉尔(Winston Churchill)、从事奴隶贸易的英国商人高士敦(Edward Colston)等等。
雕像为什么会成为反殖民主义、反种族歧视示威者的攻击对象?在探寻这条问题的答案之前,我们需要理解雕像的意义究竟何在:人类为什么要为某位历史人物竖立雕像?

雕像为什么会成为反殖民主义、反种族歧视示威者的攻击对象?(AP)

观感随时间流逝转变

“雕像是永恒的象征,它是凝结思想的载体,将之呈现给人们。所以,重要的不是雕像本身,而是它代表的观点。而且雕像安置在公共空间,它所宣示的历史便是公有的历史。”美国艺术史学家、纽约市立大学约翰杰刑事司法学院 (John Jay College of Criminal Justice)教授Erin Thompson这样理解雕像的意义。

不过,景仰雕像与否涉及时间问题:时人觉得该人物值得景仰,但难保十个月、十年、一百年后的人的历史评价仍保持一致。一旦日后的人觉得该历史人物不应受到景仰,那么,该历史人物的雕像就可能为人所唾弃,甚至遭到破坏—而这恰恰是现时在欧美发生的事。

曾被苏联占领的立陶宛,列宁雕像都被拆件放置。 (Getty Images)

“保育(雕像)的情况很少见,破坏才是常态……自人类学懂制造雕像以来,另一批人就学懂把它拆下来。” Thompson说。她举例,早在公元前,两河流域的亚述帝国(Assyrian Empire)已懂得建造帝王雕像,并刻上符咒,警告“把雕像拆毁的人将终身受苦”,后来叛乱者的叛逆策略就是刻意破坏它们。

纵观古今中外,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十月革命后,苏俄领袖列宁(Vladimir Lenin)的雕像遍布苏联及其卫星国;冷战期间,作为苏联加盟共和国的乌克兰就有超过五千多尊列宁雕像。然而,苏联解体后的二十多年里,俄乌关系转趋紧张,乌克兰境内多达数千座列宁雕像被拉倒。乌克兰人将拉倒列宁雕像的行动称作“Leninopad”(乌克兰语:Ленінопад),意谓“列宁倒下来”。

其实,由始至终,雕像本身没有丝毫改变,变的只是不同时空下的民众对该历史人物的观感。

2012年,蒙古乌兰巴托市将前苏联领袖列宁的雕像拆下。蒙古曾是前苏联的卫星国,并使用蒙古语西里尔字母至今。(Getty Images)

三方面审视合理性

英国哲学家David Edmonds建议,在讨论雕像应否被推倒时,每个雕像都要当成单一个案,独立审视,不能一刀切。至于审核的因素,可以分为三个部份:

首先,按其生活的时代及当时的社会规范,该历史人物的观点或行为是否可以被理解为典型?如果是,他们或许不需要受责备,他的雕像也不需被推倒。

以乔治.华盛顿(George Washington)为例,他在独立战争中带领大陆军击败英国军队,出任美国第一任总统,在美国建国史的地位无出其右。同时,他在维农山庄(Mount Vernon)拥有过百名黑奴,是名副其实的大奴隶主。不过,直至十九世纪南北战争后明文规定废除奴隶制度前,庄园主的绝对权利一直是当时被认可的社会规范,而依赖奴隶支撑的庄园经济亦是当时美国典型的经济增长模式。乔治.华盛顿的奴隶主身份备受争议,其雕像在这次浪潮中也被波及,但他是否万恶不赦?这需由人民自行判断。

2003年,在伊拉克首都巴格达,民众尝试拉倒独裁者侯赛因的雕像。(Getty Images)

其次,该历史人物的观点或行为,与他的成就相比,功过孰重孰轻?功明显大于过的,其雕像理应获保留。

以雕像被涂上“是一个种族主义者”字句的邱吉尔为例,他的种族歧视倾向在一些私人书信和对话文录中显露无疑,譬如形容印度人有如野兽般的人(beastly people),对犹太人、中国人、阿拉伯人等非白人族群都有些偏激的歧视言论。然而,相对他的不良言行,他在二战时带领英国拚命抵抗纳粹,守住英伦海峡关隘,最终协助盟军取得最后胜利。两相权衡下,破坏邱吉尔雕像的理据是否充分?

第三,该历史人物的观点或行为,是否足以令当下时空的人产生共同“不适感”?简单来说,大部份路过雕像的人会否因看到雕像而感到不安?

很多昔日属于南方邦联(即支持蓄奴制)的州份,譬如维珍尼亚州,中心大街林立着当年参与内战的邦联将领雕像,譬如罗伯特.李(Robert E. Lee)、“石墙”杰克森(Thomas Jonathan Jackson)、马修.莫里(Matthew Fontaine Maury)等。

当人们路过这些雕像,是否大多数人都会感到不适、害怕、不耐烦和反感?如是,该雕像被推倒便多一点合理性。现时,部份市政府已经宣布顺应主流民意,下令拆卸这类放于公共空间的邦联将领雕像。

邱吉尔雕像的基座被写上“是一个种族主义者”字句。(Reuters)

死物背后的永恒意义

那些失去现代道德高地的历史人物,始终不能武断地被主观情感抹杀,粗暴否定他们留给后代的历史遗产。在拉倒雕像,甚或其他相关文物之前,我们应该多加理性思考。

雕像始终是一件死物,它本身的物理存在并不重要。真正意义重大的,是人们赋予雕像的精神内涵。一座奴隶主的雕像,背后除了可以歌颂他的历史贡献,其实也可以促使世人铭记奴隶制的不公。

当人们赋予雕像不论功过的多面向精神意义,它的客观效果是显而易见的:让后世鉴古知今,宜延续该历史人物之美好遗风,忌重蹈他的不堪覆辙。

(节录)

上文节录自第222期《香港01》周报(2020年7月13日)《不动的铜铁 流动的人心 推倒雕像与否再思考》。如欲阅读全文请按此订阅周报,或按此试阅周报电子刊,浏览更多深度报道。

更多周报文章︰【01周报专页】

《香港01》周报,各大书报摊、OK便利店及Vango便利店有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