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约内容

创业创新|资深投资者张永汉:创业应放眼全球 资源整合东西合璧

撰文: 王玥晨
出版:更新:
美国史丹福大学Charles Eesley教授(右二)、资深投资者张永汉(左二)、香港中文大学创业研究中心副主任吴颕锋博士(右一)及香港科技园公司投资总监黄贤敏(左一)分享中美创业经验及观点。

香港初创生态系统不断蓬勃发展,根据香港投资推广署的调查显示,2022年香港共有3,985家初创公司,可见香港的创业氛围炽热,但是能够在众多公司中突围的只有少数。上月,美国史丹福大学Charles Eesley教授与资深投资者张永汉(Patrick) 、香港中文大学创业研究中心副主任吴颕锋博士(Frank)、香港科技园公司投资总监黄贤敏(Raymond),在位于金钟的HKSTP @Wheelock Gallery,以“East meets West - Tech Synergy and Insights”为题,向香港与大湾区的创业者、及史丹福和香港中文大学的学生分享中美创业经验及观点。

左起:香港科技园公司投资总监黄贤敏、资深投资者张永汉、美国史丹福大学Charles Eesley教授现场分享如何借助国内与海外的经验去融合互补及对各地创业者创业创新的启示。

融合各地不同优势 拓展全球创业网络

美国史丹福大学管理科学与工程系(Sandford Management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MS&E)Charles Eesley教授去年9月起,与香港中文大学创业创新副修课程(Minor Programme in Entrepreneurship and Innovation (EPIN)),在香港中文大学校园为史丹福本科生教授为期三个月的海外体验式本科学分课程,同时也邀请了中大的本科学生一同上课。课程期间,作为客座讲师的张永汉,共同帮助邀请到成功创业者、科技企业的高管担任客座嘉宾。在整个课程大纲结束之后,Charles Eesley教授与资深投资者张永汉受邀,在香港科技园园区举办了一场邀请制的闭门分享会,以作为对授课课程的总结。

资深投资者张永汉于会上分享自己的创业投资经验及见解,他指出,在这个多元化和全球化的时代,现今的创业者需要拥有一定的国际化视野,才能更好地把握市场机会,“成功创业者所创造及提供的产品或服务,能为社会带来更多的价值。坚持创新驱动,搭建并深化全球产业链及供应链体系,促进多方开放合作,更要看到欧美发达国家与中国市场各自所拥有的技术、供应链等不同优势点,充分利用这些优势,优化资源配置,才可以更好推动国际化进程”。

张永汉建议创业者,整合各地不同优势进行资源全球化配置。

张永汉举例,成立于浙江绍兴并获得过亿美元融资的“迅实科技”(SprintRay Co.),创始团队中有两位美国的博士曾在美国南加州大学快速成型实验室从事3D打印技术的研究工作,拥有十余年光固化树脂研发经验和十余项材料领域发明专利授权,一位浙江大学的硕士具有数十项机械领域国内外发明专利。公司成立之初专注于核心技术的基础研发,聚焦“3D打印”,公司发现牙科在美国收费很贵、人工成本高,同时美国牙医普遍愿意尝试新事物,降本增效的需求亦高,所以决定开始进入美国齿科市场。为了快速打入美国市场,迅实科技成立中美团队,中国团队主要负责产品研发、设计及制造,运用中国庞大的供应链、人力和制造成本等优势,进一步降低生产和研发费用。而美国管理团队则负责美国市场的开拓、品牌建立、销售、服务。他提到“这种运用中国制造资源结合西方特征拓展业务的模式,完美地诠释东西结合营运趋势的高效,更好的帮助企业增强竞争力。”

“迅实科技”是一间利用椅旁3D打印技术简化牙模生产过程的企业,他们的技术既能大幅度降低制作成本,又能节省制作周期,为牙医提供更为完整和便利的一站式齿科数字化解决方案。

香港创业者应整合创业资源 不断实现自我创新与发展

Charles Eesley教授强调,成功的创业者都要“Think different”

Charles Eesley教授亦分享到,在中大授课期间,深深感受到香港作为一个东西交汇的城市,非常适合创业者在这里建立此类东西结合的管理团队。他指出,美国的科研、技术,配合中国的生产能力,可以大幅降低生产成本。因此,彼此取长补短,互相合作,是企业降低成本的最佳方法。如何整合好各地优势,建立最适合的营运模式,值得所有创业者思考。他又指,以香港为例,借助香港的国际融资环境,并放眼于大湾区的庞大市场,未来仍有很好的发展机会。

除此之外,Charles Eesley教授亦寄语创业者,创业一定要有宏大的目标蓝图,要以一种希望改变世界、改变行业、解决问题的心态去创业,如Steve Jobs重回苹果担任CEO时提出的“Think different”。他指出,Steve Jobs虽然经常会提出一些疯狂的想法,但也是这些想法,推动整个世界继续向前迈进。他认为,创新思维对创业者非常重要,因为每当遇到瓶颈时,具有创新思维的创业者,大都能帮助企业找到新的商机和经营策略、提升团队的创新能力、实现公司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Charles Eesley认同创业家应思考AI为社会带来的价值和贡献,以之作为对未来创业方向的参考。

提及近年兴起的人工智能(AI)技术,Charles Eesley认为也值得创业者思考未来的市场机会,例如未来市场环境如何改变,AI可以解决甚么社会问题等,对于创业家找寻自己的方向也有帮助。

香港科技园公司投资总监黄贤敏亦认同人工智能与大数据的普及将带来市场机遇。他以生物科技为例,香港作为东西交汇、面向世界的城市,可以建立一套完善的全球性医疗数据资料库,相信在此范畴可以有很好的发展机会。

最后,张永汉寄语香港和大湾区的创业者,应该利用好中国的制造业优势和工程师红利,如世界级的制造能力、每年高达130万名专业工程师毕业的庞大人力资源、及巨大的中国消费市场,建立一个高效率、低成本的供应链,并以此来拓展全球市场。“选出最佳的资源配置,将销售目标放眼全球,更好的运用好全球创业的趋势,踏上创业路。”

他又强调,“要握紧大湾区发展和香港建设国际创科中心的机遇,将香港创新力量与大湾区产业链优势互补,汇聚两地创新资源,探索不同的创业机会和创科生态圈,帮助更多的创业者实现创业梦想。”

(资料及相片由受访者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