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酷热天气.来稿】林超英宁流汗不开冷气 中医:夏季出汗好处多

撰文: 投稿
出版:更新:

文:李宇铭博士(香港注册中医师)

前天文台台长林超英受访,指出连日高温酷热天气,却依然不开冷气让汗水直流,这十分符合中医的养生观念!

中医上有一病名叫“盗汗”,是指睡觉的时候出汗,相对清醒没有活动而出汗则称为“自汗”,因此不少人误以为,只要是晚上睡觉出汗也是病!当然,清凉天气睡觉时一般人也不应该出汗,但正如日间天热出汗也不属于“自汗病”,如果晚上因为天热而出汗也不属于“盗汗病”,只是一种自然的生理现象!

如果晚上因为天热而出汗也不属于“盗汗病”,只是一种自然的生理现象!(视觉中国)

睡觉出汗好处多

睡觉时出汗并非错误、罪过!就像日间出汗并非错误一样,夏天晚上睡觉时出汗,有许多好处。从中医的角度看,出汗可以驱除风寒湿热等各种邪气,亦即是民间常说的“排毒”,有助健康,减少生病!

香港很多人觉得自己“湿重”、“痰多”,经常容易觉得周身沉重、乏力、大便粘滞、肌肉关节酸痛,出汗不足即是常见主要原因。因此如果能够趁著夏季好好出汗,正是去除寒湿的上佳方法。

都市人因为怕上班工作弄湿衣服,或者怕出汗有臭味,又或者怕睡觉出汗弄脏衣被,这些也是文化使然,夏天太著重消暑清热实非健康之道,出汗虽然可能带来不方便,却能够带来身体健康。

夏季养生重视“热一点”!

在中医经典《黄帝内经》之中,提到夏季养生有几大法则,其中提到“无厌于日”,即是指“不要讨厌太阳”!为甚么这样说?很多人觉得夏季太阳很猛,浑身出汗很辛苦,其实夏季的热力十分重要,这可以帮助我们祛除过往秋冬春三季所积累的寒湿,也让我们好好累积热气阳气,预备进入秋冬不用怕冷。这也是《黄帝内经》强调“春夏养阳”,或者叫作“冬病夏治”的思想。

驱除寒湿最简便的方式,就是出汗!故此夏季宜作适量户外活动,如广告语说:“我钟意同阳光玩游戏”,透过活动令自己自然出汗。

夏天酷热天时,如果在城市生活,室内温度高,如果睡觉时没有开冷气,晚上出汗十分正常。这样出汗就是有“焗桑拿”的好处,不用花钱就有健康!何乐而不为?

天热到处也有开冷气,出入交通工具或者商场冷气大,一天之中就好像经历了冬夏二季一样。(视觉中国)

夏季宜少开冷气?

夏季是一年之中,最容易受寒的季节!为甚么不是冬季?冬天人们习惯穿衣服,而且皮毛比较密闭,因此不太容易受寒;相对夏天,天热到处也有开冷气,出入交通工具或者商场冷气大,一天之中就好像经历了冬夏二季一样,温差强烈最容易令人生病,再因为天热出汗毛孔疏松,那就更容易受风受寒了。

如果夏季没有驱除过去的寒气,到了秋冬人就更容易怕冷和生病了;反之如果夏季能够积累足够的热气,那么秋冬就身体健康温暖。再者,体弱之人,夏天也容易受寒生病,例如夏季是肠胃病容易发生的季节,正是因为体弱之人的阳气向外,导致体内阳气不足,尤其肠胃容易变得虚弱而受寒。

夏季出汗的五大注意?

夏季出汗虽然能够养生,也有几点需要注意:

1. 避免汗出当风、汗出受寒。出汗之时避免直接吹风、冷气,皮肤毛孔疏松正是容易受风寒之时。

2. 避免出汗太多。出汗有助身体健康,但是出汗太多亦能伤身。体弱者尤其注意微微汗出为宜,切忌汗流如珠、大汗淋漓。不容易出汗者,亦不宜勉强发汗。

3. 汗液积聚可令人生病。出汗之后宜多擦汗,更换衣服,夏季可多洗澡。若汗出令衣服湿透,又再进入冷气环境,则更容易著凉感受湿气。

4. 冷气温度不宜过低。夏季尽量不开冷气,如果因为太热或者有蚊子难入睡,亦可开较不冷的冷气(如26-28度),同时室内开风扇助空气流通,体弱者风扇不宜正面吹,可吹向墙壁。

5. 记得适量喝水。注意自己是否口渴,小便是否偏少或偏黄,代表体内津液不足,喝水宜一口一口地喝,不宜猛灌,宜喝室温水、温水、天然果汁,少喝加工饮料。

(本文为投稿,稿件可电邮至iwanttovoice@hk01.com;文章纯属作者意见,不代表香港01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