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肺癌关注月|带你认识晚期肺癌病人新选择:免疫治疗

撰文: 谢德勤
出版:更新:

11月是“世界肺癌关注月”,提醒大众关注这个新症数字持续上升的“头号杀手”。讲到使用药物治疗肺癌的方法,以化疗和标靶治疗最为人熟悉,当病人没有适用的标靶药时,有人甚至会认为化疗便是唯一的选择。今次临床肿瘤科专科医生梁广泉就为大家介绍,肺癌病人其实还可以选择进行免疫治疗,有晚期病人接受混合治疗后成功控制病情,可经常与家人外游渡假。

世界肺癌关注月:关注新症数字持续上升的肺癌

每年11月是“世界肺癌关注月”,呼吁全球关注肺癌,以及推广有关肺癌的防癌和治疗知识。的确,香港每年的肺癌新症数字只升不跌,由2001年的3,822宗,大幅增加至2020年的5422宗。临床肿瘤科专科医生梁广泉医生解释,肺癌成为香港的头号杀手,跟吸烟有关:“简而言之,每十个吸烟人士就有一个患上肺癌,而经常吸二手烟的人士,患上肺癌的机率亦比其他人高两、三倍。”

临床肿瘤科专科医生梁广泉医生表示,肺癌能成为香港的头号杀手,跟港人的吸烟行为有关。

肺癌当中又分成小细胞癌和非小细胞癌,前者比较致命,但后者的影响更不容忽视。据香港癌症资料统计中心于2020年10月的资料显示,小细胞癌只占肺癌新症约4.5%,余下的大部分患均是非小细胞癌。梁医生指出非小细胞癌当中,又可再分成几类,“分别是腺癌、鳞状细胞癌、大细胞癌和其他非小细胞癌。”

治疗肺癌的方法主要分成三大类,第一是直接做手术开刀切除肿瘤;第二种是放射治疗,以辐射来控制或破坏癌细胞;第三种便是今次的主角药物治疗,即化疗、标靶治疗和免疫治疗,当中又以前两者最为人熟悉。然而,由于标靶治疗是针对基因变异,假如病人没有此情况,便代表没有合适的标靶药作应对,此时不少人就会认为化疗便成为唯一选择。

免疫治疗非新事 2018年曾获诺贝尔医学奖!

对此,梁医生立即为大家厘清谬误:“药物治疗当中的免疫治疗并非新事,已有多年研究及临床应用,获多个国际癌症治疗指引建议使用,于2018年更是获得了诺贝尔医学奖,是值得信赖的治疗方法。在近期的大型医学会议,均提要采用综合治疗,即是用多过一种治疗方法。因此,如果没有合适的标靶药,我们仍可混合使用免疫治疗和化疗。”

虽说免疫治疗的使用于“高分”的病人较为人知,但不少低指数如少于50%,甚至是少于1%的“0分”病人,亦适合在疗程中加入免疫治疗,“对于晚期肺癌病人而言,混合使用免疫治疗和化疗,比单独使用化疗提供更大的治疗效益,更能控制肿瘤,以及提高存活率。”

梁医生直言,晚期肺癌病人混合使用免疫治疗和化疗,比单独使用化疗,更能控制肿瘤和提高存活率。

不烟不酒“0分”病人 免疫治疗依然奏效

梁医生其中一位不烟不酒的病人确诊肺癌时已是晚期,亦是上述提到出现率较高的腺癌,PD-L1指数则是少于1%,是“0分”病人。由于该位病人没有合适的标靶药,梁医生忆述当时想到的首个治疗方案,便是混合使用免疫治疗和化疗:“当然这位病人可以只选择做化疗,但能够控制病情的时间就会大幅缩短。一般而言,混合使用免疫治疗和化疗的中位存活期是超过一年,但只用化疗的的中位存活期就不足一年。”

病人的病情十分严重,不但两边肺都有扩散,更透过淋巴系统向外扩散,继而出现淋巴管发炎、骨转移、肾上腺转移等情况。幸好他对免疫治疗混合化疗的反应十分好,经过4个疗程后,病人的肿瘤指数已经由超过60大幅减至单位数。他目前病情稳定,甚至可以经常在每次治疗之间与家人外游渡假。

就免疫治疗的普及化而言,梁医生坦言自己是抱有一个十分乐观的态度:“我希望免疫治疗可以尽快纳入常规用途之中,估计一定会越来越多人选择此治疗方法!”

(资料及相片由客户提供)

本资讯由MSD提供以作公众教育用途。

This information herein is provided by MSD as a professional service to the community.

HK-KEY-00742 NOV/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