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谈浅唱不夜天|黄绮琳——真正的《填词L》 Let’s hit a home run
香港电影已死?广东歌“玩完”?这个“老不死酸溜溜”的话题要终结了!刚过去的10月,在金马奖公布的入围名单中,由黄绮琳执导兼编剧的香港电影《填词L》荣获两项提名,分别是钟雪莹获提名“最佳女主角”,以及黄绮琳获提名“最佳改编剧本”,既是演员也是填词人的钟雪莹高呼︰“多谢广东歌!”作为香港电台音乐专栏的主持人,在金马奖揭盅前,我当然要帮手推一把齐齐集气,希望《填词L》为香港电影及广东歌同业争光,来一个一炮双响!让大家一起高呼:“香港电影及广东歌万岁!万岁!万万岁!”
填词、编剧、导演
当被问到:“你最喜爱的工作顺序是什么?”今期主角黄绮琳单刀直入地回答:“填词、编剧、导演。”寥寥六字的答案,清脆利落地解释其执导及编剧的《填词L》为何荣获第60届金马奖两项提名,黄绮琳正好演绎了吸引力法则。她腼腆地笑着:“我也不是一开始便目标明确。我从小喜欢写作,但因为中学选修理科,在中大时期迷失地主修生物。后来副修大众传播与新闻学时,发现其中一堂课‘Understanding Movie’,我才开始有了学习动力,但仍未算热衷。修读三年浸大电影制作硕士,也只是为了逃避投入社会工作,拖延留守在校园的日子,并不是大家所想的盘古初开便要做电影人。我只是喜欢看电影罢了,大学时期其实最想成为填词人!毕业那年,香港电视招聘编剧,我就这样开始编剧旅程。”
回想萌生成为填词人的触发点,要数到中学时代:“2003年,学校敬师日活动需要改歌词,当时因沙士不能现场表演,只能播影片,我从网上下载剪接软件自学,然后用相机拍片。那还是用磁碟交功课的年代,制成1 GB大的作品花了学姐们很大的功夫,才能把档案搬到学校礼堂的电脑播放,这是我第一次动手做的影像创作。三年大学毕业,努力写过百首Demo歌词后,我认清填词不能作为终身职业,及后才遇上编剧招募。所以在做电影之前,我写过很多歌词,只是出版的作品不多。”
她紧接地笑着说:“详情请观看电影!作为一个填词L,我从不错过为自己的影视作品写歌词的机会。从2012年浸会大学的毕业作品开始,我每次都会为作品做一首歌,当时男主角是填词人陈咏谦,主题曲也是由他主唱。后来的鲜浪潮短片也有写歌,还记得《金都》主题曲录音当天,邓丽欣拿着我写的歌词问我是不是第一次写歌,还说词写得很好!”
写词如同写剧本
林夕的歌词与亦舒的小说有份建构黄绮琳对亲密关系的理解,一切也反映在她创作的《玛嘉烈与大卫系列—绿豆》、《叹息桥》等影视作品中。黄绮琳喜欢的不是写作而是说故事,她认为写歌词对锻炼如何写剧本绝对有帮助,两者互通。
她认真地解读:“我发现流行曲式的主歌可以说是剧本中的‘三角形’(动作/环境描述),引用我填词的作品,组合Yellow的《理想再见》为例,第一句‘紧张的肩膊如何享受/紧束的衣领与衣袖’是镜头的描写;而副歌可以说是剧本中的对白,比较多是直白的表态或金句hook line!写歌词的经验为我写剧本的路提供养分,而写剧本的训练也有助我后来当剧情片导演。有编剧背景的导演通常对剧情铺陈、人物塑造比较有把握。不过,摄影、美术、服装等视觉美学是我要再多加培养的,因为这些都是歌词和剧本不能训练到的盲区。”
《填词L》的诞生
黄绮琳说:“《填词L》的念头萌生自《金都》首映礼上。当时大会主持问我关于填词《金都》主题曲的创作问题,我在那刻闪过念头,何不用两小时把我创作歌词的故事告诉大家。之后《填词L》的监制黄锎认为《金都》后要尽快拍第二部作品,好让我的作品持续输出。我问他有没有看过放在公司那尘封的书——2013年出版的《我很想成为文盲填词人》。后来,黄锎真的看此书时,我身在台北,透过Zoom见到他在书页贴满不同颜色的标签。”
黄绮琳深呼吸一下再说:“我跟黄锎合作多年,每次有项目卡关,例如提案失败、对方难合作、条件很差等等,我都习惯夸下海口,大不了自己出钱拍!几百万又不是没有!但真相是我真的没有……我们用了一年半时间各自打工赚钱,他拍了一套电影、一个网剧,我帮其他导演写了N个剧本,也导演了两部剧集、一套短片。然后每人出资100多万港币,总预算约280万,完成《填词L》的拍摄。上次《金都》提名了三项金马奖,新导演、男主角及歌曲,三项都没有拿到。今次《填词L》获得两项提名──改编剧本及女主角,能入围女主角这么重要的奖项当然高兴、惊喜。容许我贪心说一句,电影内的歌曲也值得入围,可惜对手超强,所以我非常希望《填词L》的主题曲《填词魂》能在香港电影金像奖入围‘最佳电影原创歌曲’。除了因为我想以填词人身份被提名外,还因为作曲兼主唱谢雅儿是一位非常出色的歌手,她值得在更大的舞台演出。”
音乐专栏不敢不写《填词L》
黄绮琳兴奋地说着:“配乐是电影必须的一环,好的配乐让电影加分,烂的配乐可以毁掉一部电影,或改变一个影像的意义。我最喜欢的原声带是电影《被嫌弃的松子的一生》(港译︰花样奇缘)的,当中有很多不同风格类型的歌曲,例如阿井莉沙的《USO》,虽然听不懂日文歌词,但音乐和影像的配合就足以令人起鸡皮。我近年喜欢Novel Fergus的歌词,最影响我的一定是《皮外伤》,他还有很多歌词都很好,是一位让我重新留意歌词的填词人,他的作品重燃我的创作欲。他的《扫地僧》也很有影响力,如果在筹备《金都》时已经出现这首歌就好了,我可以直接播给那些批评我剧本不行、联手阻止我开拍的大人听。”
看着黄绮琳一脸忘我,细诉一个未完的广东歌创作梦、一部真人真事的填词自传、一班电影“穷L”的自资血泪史,这位拥有音乐魂的文字创作导演,最后走出香港,让更多人认识。作为一个音乐专栏,真的不敢不写!预祝黄绮琳和你的创作团队“Let’s hit a home run”!
香港电台第二台深宵音乐节目《轻谈浅唱不夜天》,每晚深夜2am – 6am,陪伴每位乐迷度过深宵未眠夜。https://www.rthk.hk/radio/radio2/programme/keepuc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