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空馆明起办黑洞展 多感官揭示神秘面纱 亲身体验跌进黑洞感觉

撰文: 洪芷菁
出版:更新:

香港太空馆周三(25日)起举办“黑洞——信息的尽头”专题展览,展览共分为7个展区,介绍黑洞的历史、结构外,亦会揭示其诞生与灭亡过程及介绍黑洞相关的科学理论。展期至2024年5月27日结束,为期约7个月。

+8

参观者可透过虚拟实景装置和互动展品,亲身体验掉进黑洞的过程和聆听由黑洞重力波转化而成的奇幻声音等。另外,展览会介绍本地学者对于黑洞的最新研究和令人困惑的“黑洞信息悖论”,以及探讨人类利用黑洞成为新资源的可能性。

360度虚拟实境体验掉进黑洞

走进展览,来到展区“黑洞无毛”,由四面屏幕组成的大屏幕播放影片,介绍科学家发现黑洞的历史和它的结构。市民可以透过屏幕旁边的虚拟实境眼镜体验,360度体验掉进黑洞的过程,并可观看影片,了解当掉进黑洞将会发生什么事情及背后的科学理论。

互动展品认识黑洞一生

下一个展区“黑洞一生”则透过互动展品介绍黑洞的诞生过程,例如不同星体坍缩时会变成怎样的黑洞,市民在屏幕前按键选择想了解的星体,包括天鹅座X-1、参宿四、人马座A*等,并扭转旋钮来了解黑洞的寿命、质量及半径变化等。

拼出史上第一个黑洞影像立体拼图

除了解黑洞知识,市民还可在展区“耳闻目睹”动手拼砌两个基于真实数据制作黑洞立体拼图,包括历史上第一个黑洞影像M87*吸积盘光环的轮廓及于2022年公布人马座A*的影像,是现今证明超大质量黑洞存在的最有力证据,了解科技如何让我们“看见”黑洞。

听见黑洞声音

除了“看见”,市民更可以“听到”黑洞的声音。黑洞常被认为寂静无声,但实际上,当两个黑洞相撞合并时会释出重力波,接收到相关数据后,可以转化为声音。市民还可透过实验装置认识探测重力波的科学原理。

触摸黑洞感受冷暖轻重

来到展区“光芒万丈”,市民甚至可以将根据真实数据制作的模拟黑洞握在手中,感受它们的温度、质量和大小的差别,并了解黑洞的吸积盘、喷流和蒸发机制,说明黑洞可以是宇宙中最光亮和炽热的天体之一。

书写留言黑洞 了解黑洞温度公式

科学家提出“黑洞信息悖论”,所有落人黑洞的信息都会被摧毁,令物理基本定律之一的信息守恒定律受到挑战,引申出推翻所有物理理论的危机,形成悖论。市民到展区“信息尽头”可以将想表达的信息写在纸上,然后放入模拟黑洞,看看得到怎样的结果。

最后一个展区“完美实验”介绍黑洞温度公式,以及本地学者有关黑洞的最新硏究。

为响应“香港夜缤纷”活动,太空馆会试行从9月29 日至11月26日 (10月1日除外),逢星期五、六、日及公众假期,延长开放至晚上 10时。

香港太空馆二级助理馆长(展品)冼凯敏表示,近年探测黑洞技术日趋成熟,在2019年曾有新闻报导有关拍摄到人类第一张黑洞的照片,令许多人留意黑洞,故希望藉展览向观众介绍黑洞是何物及解开一些误解。她亦表示,今年最后一季会举办有关黑洞工作坊及讲座,市民可留意香港太空馆的网页。

展览详情:

.地址:香港太空馆(九龙尖沙咀梳士巴利道十号)
.开放时间:
星期一、三至五:下午1时至晚上9时
星期六、日及公众假期:上午10时至晚上9时
逢星期二(公众假期除外):休馆
.为响应“香港夜缤纷”活动,太空馆会试行从9月29 日至11月26日 (10月1日除外),逢星期五、六、日及公众假期,延长开放至晚上 10时。
.费用:免费入场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