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端午祭——韩式摔跤

撰文: 公相君
出版:更新:

今天是端午节,华人地区自然是要吃粽爬龙舟啦!但大家又有没有想过,其他民族的端午节又会如何过呢?

韩国端午节,正名为“江陵端午祭”(朝鲜语:강릉단오제),乃韩国江原道江陵市的传统习俗。每年农历5月5日,江陵市的居民都会向大关岭的神祇祭祝,以示感恩。受中国文化影响,他们也把这一天称作“端午节”。

传统的江陵端午祭有三大节庆活动,分别是用菖蒲洗头、荡秋千及比力气。其中“比力气”,意指“角力”,亦即是今天【武备志】将会介绍的韩式摔跤。

李氏王朝年间的角力活动(图片撷取自:http://bit.ly/2rwDDsa)

韩式摔跤,韩鲜语“씨름”,英语“Ssireum”。在李氏王朝(1392—1897)兴起之时,角力就已经相当流行,并拥有多个别称,包括角戯(각희)、争交(쟁교)等。除端午节外,民间亦会在春秋二祭、百中(백중,朝鲜的礼佛节之一)等日子举行角力活动。及至20世纪,角力比赛日趋运动化,并在60年代引入量级制度。按照色带的摆位,当时的角力被成两种流派,分别是京畿道的“右式”及咸镜道的“左式”。直至1994年,两派正式统一,韩式摔跤协会亦在同年成立。从此,所有经官方认证的传统角力活动,俱被称为“韩式摔跤”。

韩式摔跤会在一个直径7米的圆形沙地上进行比赛。参赛者会在手腕、腰间及大腿系上色带,比赛时则要透过抓腰带(朝鲜语샅바,英语Satba)来借力摔低对手。一般来说,只要能令对手膝盖或以上的部分触地,就能得分。跟日本相扑不同的是,将对手推出场外并不能取得任何分数,只会令赛事暂缓再开。另外,其他打击技包括开掌打击(Open Palm Strike)俱一律禁止。

韩式摔跤的擂台(图片撷取自:http://bit.ly/2scYQ6V)

韩式摔跤的职业赛事总共有四个级别,并各自以韩国的高山命名,即“太白”(蝇量级)、“论山”(轻量级)、“汉拏”(中量级)、“长白”(重量级)。除了男子选手,韩式摔跤亦设有女子组别,两者比赛规则大致相同。

为了更好地发展韩式摔跤,韩式摔跤协会在2008年改组成“世界韩式摔跤协会”(World Ssireum Federation,简称WSF),致力在世界各地推广韩式摔跤。德国、英国及美国等地,便先后举办过韩式摔跤公开赛。至于韩国政府方面,则成立了Korean Ssireum Organization,希望能够振兴这项“能展现大韩民族精神”的竞技活动。

前韩式摔跤及K1冠军崔洪万(图片撷取自:http://bit.ly/2s695dP)

近年韩式摔跤最有名的选手要数前冠军崔洪万(최홍만)。他在05年加入K-1,并在同年赢得首尔站冠军,现时他正在Road FC打拚,而现时也有不少韩式摔跤手都转职参与其他类型的搏击运动。

大家若然在端午节想看看爬龙舟以外的运动,不妨支持下韩式摔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