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王家卫电影与爵士乐中取灵感 瑞士眼镜MASSADA艺术美学
“这设计很有艺术感。”也许大家听到如此虚无飘渺的形容,确实真心嬲。不过,瑞士眼镜品牌MASSADA的设计概念,却直直正正跟艺术扯上关系,由港产片,到美国Jazz音乐,以至罗马尼亚雕塑,都是他们创作灵感的泉源,假若听到“MASSADA设计很有艺术感。”时,唔好嬲住,以下慢慢解释。
由波兰Kate Lupinsky于2010年创立的MASSADA,后来Chris Mastalerz加入成为二人组。如前文所说,MASSADA深受影、音乐和艺术所影响,由于Kate曾在亚洲居住,以亚洲电影也为她带来源源不绝的设计灵感。
香港导演王家卫是她取材的目标之一,不过别误会,并非向王大导经常挂在脸上的本地品牌IOM太阳镜致敬,而是因其电影作品《花样年华》而设计出IN THE MOOD FOR LOVE眼镜,也许外貌上未必有直接的联想,但Boston款式的怀旧气味,跟电影中氛围同出一辙。除《花样年华》外,小津安二郎的《东京物语》、Jim Jarmusch的《Stranger Than Paradise》、Giuseppe Tornatore的《星光伴我心》等经典,也转化成MASSADA眼镜。
电影以外,音乐也不可少。MASSADA对Jazz音乐情有独钟,尤以自由奔放的Free Jazz为甚,两款金属镜架INTERSTELLAR SPACE和SPACE IS THE PLACE都是MASSADA的音乐派,前者是出自己故经典色士风手John Coltrane,后者则是来自Jazz外星人Sun Ra,无独有偶,这两张专集同是1974年作品,而那四正的方形镜架跟狂野即兴的Free Jazz音乐形成强列反差,效果有趣。
至于BIRD IN SPACE更以罗马利亚雕塑家Constantin Brancusi于1923年发表同名作品,这抽象主义作品曾于2005年5月在纽约以当时破纪录价2,750万美元(约2亿1,450万港元) 卖出,那如鸟似柱的流线形形态,以及化繁为简的轮廓,某程度上跟镜架相近,不过这型号的宣传也别树一格,找来前卫ORGAN乐手Dariusz Przybylski制作同名作品制成黑胶唱片配合宣传,虽然是非卖品,但已引来眼镜时尚以外的话题。
电影、音乐、艺术,原来还未够,MASSADA于今年法国巴黎Silmo眼镜展推出的新作,为名THE UNBEARABLE LIGHTNESS OF BEGIN,文青一见这名字应该不感陌生,这正是捷克裔法国作家米兰·昆德拉(Milan Kundera)的同名小说作品,不知这设计究意是向文学还是电影取经,不过噱头上又赢一仗。
概念终归是概念,一副眼镜的素材与手工,同样灵魂所在,MASSADA镜架会因应不同物料而选择不同国家生产,交由眼镜重镇日本和意大利制造,选用素材方面也属顶级,义大利Mazzucchelli醋酸纤维板材、日本纯钛金属、德国蔡司(ZEISS)订制镜片等,有真材实料配合,令MASSADA不会只是空谈艺术美学的虚无设计。
Optic Master地址:香港铜锣湾骆克道459至461号L广场地下电话:2838 48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