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约内容

“东亚绿色艺术节”回归自然 学习与环境共融 欣赏香港之美

撰文: 王玥晨
出版:更新:

随着人类的科技进步和经济发展,对自然资源过度开发,为环境带来严重的破坏。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并与自然和谐相处,成了我们重要的课题。当停下脚步“回归自然”,才发现大自然的可贵。东亚行行一直致力提倡可持续发展,今年联同香港青年艺术协会于7月4至9日举办第二届“东亚绿色艺术节”,邀请本地艺术家、东亚行行义工及一众同学们参与制作艺术作品,鼓励大众反思人类与大自然应如何共融。

东亚行行联席行政总裁李民桥先生(左三)、联席行政总裁暨环境、社会及管治督导委员会主席李民斌先生(右三)及一众主礼嘉宾

一系列“回归自然”活动 以大自然为教室

“东亚绿色艺术节”始于2022年,由东亚行行慈善基金赞助、东亚行行联同香港青年艺术协会举办,今年以“回归自然”为主题,邀来不同单位合作,打造一系列免费活动,包括合唱团演出、剧场表演、创意艺术工作坊、艺术装置展览等。

当中精彩节目有由音乐家洪乐曦带领东亚行行义工、社群合唱团及青年歌手所组成《地球乐声》合唱团作演出,以及原创短剧《野外自然指南》,4位香港青年艺术协会的年轻演员,以生动有趣的剧场演出与观众探索大自然,提醒保护环境的重要性,精彩非常。

而5个工作坊:“竹编自然”、“天然颜料植物彩绘”、“香港留鸟挂饰”、“迷你干花环”及“听奏大自然─探索天然乐器”,艺术家带参加者以天然的材料制成创意手作、用大自然声系乐器即兴创作音乐会,以另一种形式欣赏大自然之美之余,过程亦充满乐趣。

《地球乐声》合唱团以和谐的旋律带观众踏上一段奇妙又充满启发的音乐旅程。
原创短剧《野外自然指南》 演员带领观众寻找内心属于大自然的部分,探索自然世界的奥妙。

艺术装置展览 展现大自然之美

活动另一大亮点,就必定是8组由不同范畴的本地艺术家,以自然为主题制作出来的艺术作品。分别有木雕艺术家罗芷韵及陈子骏,以水牛及牛背鹭为灵感创作木雕塑《仨生自然》;叶天申联同东亚行行义工们,以回收植物为素材创作《植物移印:节气》布艺作品;林嘉裕的竹编艺品《竹杖芒鞋》,取材自苏轼名词;姜立如与中学生进行户外观鸟活动后所创作的《鹭鸟彩绘》。

其他作品有来自叶晓文的3幅《香港原生植物》,将紫纹兜兰、四照花及桔梗的美态以画作完美展现出来;黄敏蕊与中学共同制作的《香港原生花卉》,采用鸡蛋盒及纸材立体呈现洋紫荆、吊钟花及紫玉盘,将废物循环再用。另外,有带领观众走进大自然世界的舞蹈录影作品《与自然对话》,及“地景艺术体验日”精彩花絮等,都鼓励大众反思生态平衡对人类未来的重要性,教育下一代爱护自然。

部分艺术创作正于观塘创纪之城5期的东亚行行中心2楼展出至7月28日。大家记得把握机会,到场打卡留影!艺术品其后将移师至中环东亚行行大厦及总行等地点继续展出,更多详情留意东亚行行 Facebook 专页

布艺作品《植物移印:节气》以24节气中的农耕8节为灵感,由植物移印艺术家叶天申带领30位东亚行行义工创作,将大自然的原生美态移印并保留在布料上。
《鹭鸟彩绘》艺术家:姜立如 参与学校:顺德联谊总会胡兆炽中学
《仨生自然》艺术家:罗芷韵、陈子骏 参与学校:圣母书院
《地景艺术体验日》由5位艺术家曹涵凯、鲍卓薇、姜立如、黄敏蕊及中岛美智子联同超过共60多位东亚行行义工及香港国际社会服务社的青少年携手创作。
《竹杖芒鞋》艺术家:林嘉裕
《香港原生植物》艺术家:叶晓文
《香港原生花卉》 艺术家:黄敏蕊 参与学校:博爱医院历届总理联谊会梁省德中学

(资料及相片由客户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