吟唐诗的俄罗斯总理:米舒斯京会是普京接班人吗?
5月23日,俄罗斯总理米舒斯京(Mikhail Mishustin)率团访华,并在24日会晤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与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强。
从俄罗斯的视角来看,米舒斯京此行是为落实3月的中俄联合声明、强化两国政经互动而来,故在23日的俄中商务论坛上,米舒斯京特地发表演讲,称西方国家未能破坏俄罗斯经济,“去年,俄罗斯遭受了史无前例的制裁压力,其目的是破坏经济,使国家货币贬值,引发毁灭性通胀,影响普通公民的生活水准,但这并没有发生。”与此同时,米舒斯京也强调了中俄经贸的成长,称近两年来,中俄的双边贸易额增长了约三分之一,并在2022年创下新纪录,达到约1,900亿美元。根据今年第一季度的资料,中俄双边贸易额已增长将近四分之一,达到约520亿美元,“相信今年我们将完成两国元首提出的任务,将双边贸易额增至2,000亿美元。”
此外,米舒斯京还提到了中俄本币结算的成长,以及农业贸易的高速增长,并称为加强中俄双方的交通合作,俄方有兴趣进一步向东发展“俄罗斯国际走廊”,通过哈萨克和蒙古与中国建立联系,以实现从圣彼得堡到符拉迪沃斯托克(又称海参崴)的无缝物流。演讲尾声,米舒斯京特地引用唐代诗人王之涣诗句,“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用以祝福中俄双方行稳致远。
这是米舒斯京2020年1月出任俄总理以来的首次访华。在普京(Vladimir Putin)已掌权超过20年的背景下,米舒斯京与莫斯科市长索比亚宁(Sergey Sobyanin)、国家安全会议副主席梅德韦杰夫(Dmitry Medvedev)、国防部长绍伊古(Sergei Shoigu)等,皆是各界眼中的潜在接班人选。但与其他精英不同,米舒斯京行事相对低调,即便位居总理,舆论仍视其为沉默的技术官僚,而非手握大权的政治领袖。
然2022年“特别军事行动”爆发后,米舒斯京的角色日渐凸显,眼下虽不能断言其将接班普京,却已可以确定,其资格不会低于绍伊古或索比亚宁。
米舒斯京的权力之路
回首米舒斯京的从政路,经济官僚的色彩相当明显。
1966年3月3日,米舒斯京出生于莫斯科,并在1989年毕业于莫斯科机床工具学院,获得系统工程师的职业资格,又在同一学院完成了研究生学业。1992年起,米舒斯京在国际计算机俱乐部任职;1998年,米舒斯京正式进入政府系统,担任国家税务局副局长,并在1999年至2004年担任联邦税收和关税部副部长。在此期间,米舒斯京取得了普列汉诺夫经济科学院经济学副博士学位。2004年至2006年,米舒斯京担任联邦不动产登记署署长,并在2007年至2008年担任联邦经济特区管理署署长。2008年,米舒斯京离开公部门,转任联合金融集团(UFG)总裁直至2010年。
但在担任总裁期间,米舒斯京并未完全脱离政坛。2009年,时任总统梅德韦杰夫发布了“高潜力管理人才储备计划”(High-Potential Management Personnel Reserve)的前100人名单,米舒斯京便以“联合金融集团总裁”身分名列其中。这份计划进行了全国规模的高阶管理人力征才,并将人员分成三个级别的小组:总统级共1,000人,联邦级共约5,000人,区域级共约1.6万人。而米舒斯京所在的“100人名单”,便是总统级的排名前100人,包括来自联邦机构的36人、来自地方行政部门的23人、来自企业的31人以及来自科学、教育和非营利组织的10人,是由专家提名的1,211人中筛选而出,年龄都在25岁至50岁之间,具大学学历与管理经验。
据梅德韦杰夫所述,其希望以此计划系统性吸纳管理专才,以满足政府部门的实际需要,杜绝卖官鬻爵、用人唯亲的现象,“俄罗斯政府是民主的,而不是中世纪暴政,我们必须打破这个恶性循环,努力让最优秀、训练有素的专业人员参与进来,并激励他们。”当然也有部分分析指出,梅德韦杰夫的真实目的,是要建立“有别于普京”的权力基础,筹组自己的执政团队,因为在“100人名单”中,没有一人有过克格勃(KGB)或联邦安全局(FSB)经验,且人员的自由主义倾向相对明显。然伴随梅德韦杰夫失势、普京再任总统,此计划的推行似乎遭遇阻碍,未再有进一步消息。
2010年,米舒斯京取得国民经济管理学院经济学博士学位,并在该年重回政坛担任联邦税务局局长。10年之后,梅德韦杰夫内阁于2020年提出总辞,以配合普京提出的宪法修正案。该年1月15日,普京亲自提名已任联邦税务局局长10年之久的米舒斯京出任总理,此提名在16日获俄罗斯国家杜马批准通过,并创下首次无反对票的总理任命表决纪录。
与梅德韦杰夫相较,米舒斯京的总理表现相对低调,且行动大多集中在经济领域。总理任期开始后,米舒斯京于2020年2月启动全国考察,然因新冠疫情无预警爆发,米舒斯京的工作重点逐渐转向防疫作战。该年3月,米舒斯京成立防疫协调委员会并亲自领导;然不久之后根据总统令,俄罗斯国务院再成立防疫工作组,由莫斯科市长索比亚宁亲自领导,引发了首都市长与总理争权的政治疑云。
但在随后的经济作战上,米舒斯京脱颖而出。2020年6月,米舒斯京向普京提交时长一年半的经济复苏计划,该计划包括3个阶段、9个板块、30个优先领域,预计在2021年底实现实际收入的可持续增长,将失业率降至5%以下,并确保俄罗斯的GDP增长率为每年至少2.5%。以IT产业为例,米舒斯京提议将IT公司的所得税从20%降至3%,并将保险费从14%降至7.6%,希望鼓励产业成长、推动俄罗斯经济的数字化。此一计划获得普京支持。
2020年7月,米舒斯京又宣布启动莫斯科-喀山高速公路的建设,其既是俄罗斯近代最大公路工程,也是疫后经济复苏的重点项目;2020年11月,米舒斯京推出一系列政府部门改革法案,计划削减公务员人数,重组多数联邦国家单一制企业(Унитарное предприятие),将其解散或改制为股份制公司,进一步走向私有化,足见米舒斯京的改革壮志。
战争之下的另类崛起
然而2022年俄乌战争爆发后,米舒斯京的改革被迫中断,因为俄罗斯正遭遇1990年代“休克疗法”以降最严峻的经济挑战:西方的联合制裁。而这一场景,米舒斯京未必乐见。
虽说缺少官方声明,但有不少迹象指出,俄罗斯精英对于是否进行对乌“特别军事行动”,存在立场分歧。综合各方媒体引述消息,普京决定发起“特别军事行动”,更多是受到国防部长绍伊古、总参谋长格拉西莫夫(Valery Gerasimov)、联邦安全会议秘书帕特鲁舍夫(Nikolai Patrushev)、联邦安全局局长博尔特尼科夫(Alexander Bortnikov)、对外情报局局长纳雷什金(Sergey Naryshkin)等军情部门的官员支持;但诸如外长拉夫罗夫(Sergey Lavrov)、总理米舒斯京、俄罗斯央行行长纳比乌琳娜(Elvira Nabiullina)、总统办公厅负责人瓦伊诺(Anton Vaino)等文职人员、技术官僚,便似乎对此多有保留。
但无论如何,当“特别军事行动”演变成消耗战后,承受代价的还是俄罗斯整体,故尽管技术官僚事前不完全同意普京决策,也必须硬著头皮面对挑战,BBC甚至如此描述:“米舒斯京总理肩负著拯救经济的艰巨任务,但对这场战争几乎没有发言权。”
而从结果来看,虽说俄罗斯的GDP在2022年下降了2.1%,这却已是出乎外界预料的成绩。因为自俄乌战争爆发以来,俄罗斯承受超过13,000项经济制裁,比伊朗、古巴和朝鲜的制裁总和还多。但在技术官僚的浴血奋战下,俄罗斯成功抗阻了经济崩溃的危险风暴,例如在货币政策上,俄罗斯央行限制卢布流动并将关键利率提高到20%,成功拦阻银行系统的资本外流。
或许正因如此,即便米舒斯京在“特别军事行动”后未如梅德韦杰夫般、持续展演“民族主义”的强硬姿态,并一度被“将遭普京撤换”的流言缠身,其依旧稳居总理之位,不仅陪同普京会晤访俄的习近平、向国家杜马报告2023年预算案与税制,更担任战时经济下的协调委员会主席,协助军队与企业进行动员及对接,二把手姿态隐约可见。
2023年3月习近平访俄时,中国领导人的两大涉俄政治表态引发外界关注:第一,公开祝福普京连任俄罗斯总统,由于距离2024年总统大选尚有一段时间,就连克里姆林宫都尚未确认普京将竞选连任,中国领导人便率先“代为官宣”,自然会引发不少讨论;第二,习近平对陪同普京的米舒斯京发出访华邀请,“我也欢迎您,总理先生,在您合适的时间访问中国,尽快与中国新任国务院总理李强建立密切联络。”此一表态被部分外媒解读为:习是否已在不公开会晤中得知,普京属意米舒斯京接班,故在维系中俄战略协作的长远考量下,希望普京接班人先与中方团队培养合作默契?
当然从现实视角来看,在结果正式一锤定音前,米舒斯京都只是普京的潜在接班人。眼下应有极高机率,是由普京在2024年竞选连任,且根据俄罗斯最新修宪结果,如果普京愿意且胜选,最长可以执政到2036年。若情况如此发展,普京会否在往后十余年发掘更年轻的接班人选,以取代现下活跃的米舒斯京、绍伊古、索比亚宁、梅德韦杰夫等人,犹未可知。但由俄罗斯倚仗专业官僚、外交处境艰困的现状来看,经济系统出身、外显立场温和的米舒斯京,不失为一个可靠选项,于普京如此,对俄罗斯亦然。
米舒斯京担任总理前,主要是在哪一系统历练?
经济系统。
除了米舒斯京,外界认为普京还有哪些潜在接班人选?
国防部长绍伊古、国家安全会议副主席梅德韦杰夫、莫斯科市长索比亚宁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