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音介绍|专访本地全球百大夜店Boomerang

撰文: 波盛 Ballshing
出版:更新:

兰桂坊一直是香港夜生活的代名词,酒吧和夜店林立。最为人熟悉的便是自80年代开始活跃的“兰桂坊之父”盛智文。但若要考究,兰桂坊的文化能追溯至七十年代末的Disco年代。由于当时美国电影《Saturday Night Fever》掀起了全球Disco风潮,连卡佛总监的次子Gordon Huthart在当时的兰桂坊创办了俗称“DD”的传奇夜店Disco Disco,为香港的夜店历史长河揭开序幕。

Disco Disco(DD)由连卡佛总监的次子Gordon Huthart在1978年与DJ Andrew Bull于兰桂坊开设,香港明星如陈百强曾是DD的常客。旧址后来亦成了另一著名夜店Volar。

冲出国际的兰桂坊夜店

昔日兰桂坊一带出现过不少为人熟知的夜店,例如Sugar、Beijing、Levels,还有曾被命名为侧田歌曲名称的Volar等。世代交替下,今天则由例如Space、Sound Department和Zeus等名字继承香港夜生活的衣钵,而当中更有一个名字比想像中走得更远,就是坐落于LKF Tower地舖、前身为Hard Rock Café的Boomerang。

Boomerang坐落于LKF Tower地舖,属兰桂坊连带上方云咸街在内的整个酒吧区的中心地带。

Boomerang在过去两年皆登上DJ Mag全球百大夜店排行榜,名次亦从2021年的第98位跃升至2022年的第72位,被DJ Mag形容为香港夜生活的新定义(the new definition of Hong Kong night-lifestyle)。趁著2023年的最新排名公布前夕,跟大家深入了解这间坐落于香港兰桂坊的全球百大夜店

Boomerang连续2年登上DJ Mag全球百大夜店排行榜,被形容为“香港夜生活的新定义”。

疫情中诞生的Boomerang

2020年疫情肆虐,娱乐事业大受打击,但种种的“危”在Boomerang一众幕后主脑眼中,却是绝佳的机会。经过半年时间的筹备,Boomerang于2020年的万圣节正式诞生。

几位独具慧眼的夜店主脑除了有纵横兰桂坊多年的Privé Group创办人John Rana、专职对外事务与全球音乐品牌接洽的Marcus、将大数据与数学模型应用于夜店营运的前银行家Wilson,还有这次代表Boomerang接受访问、曾为超过50位百大DJ作担任预热DJ、在超过3间全球百大夜店担任过驻场DJ的Karlie。

Karlie早前在全球百大夜店第40位的台北WAVE CLUB,为Ultra Taiwan的官方Pre-Party担任领衔DJ。

Karlie拥有多重身份,她同时是Boomerang的驻场DJ,表演以外的时间她则在夜店打点一切,属于四大主脑中最前线的一员,但她却形容自己更像一个Project Manager(项目经理)。“我嘅工作基本上系by task嘅,突然间弹出嚟就做。由有Boomerang开始就已经当佢系一个project,每一样嘢只不过系一个大project细分出嚟嘅小project,一路行落去都系咁。即系例如话会唔会同啲咩festival合作呀,见啲咩人呀,都当系一个project咁去做。”

Karlie除了是Boomerang的四大主脑之一,亦是夜店驻场DJ,经常站在最前线与客人接触。

第一天就以国际级夜店为目标

Karlie口中的这个project,在过去两年皆登上DJ Mag全球百大夜店排行榜。原来Boomerang的开业,正正以此国际排行榜为目标。由于Karlie曾到不同地方工作,体验过全球百大夜店的质素,因此希望香港人也能享有如此待遇。“当初有Boomerang嘅时候我就心谂,我觉得香港系应该要有一间咁样quality或者咁样level嘅club,香港人系值得拥有㗎。所以由未有间club之前我哋已经系plan咗我哋要做百大DJ,同埋未有间club之前我已经系plan咗我要话畀人听百大夜店系点样嘅一样嘢。”

能够进入DJ Mag百大夜店排行榜的投票阶段,据说要在不同环节达标。由团队背景,到夜店场地的灯光设计,以至表演单位的邀约清单,还有未来的计划等等,需要一并连同相片和短片发送到DJ Mag以作审核。“Overall香港依个地区好似都一路未有一间club上到榜,喺外国成个music industry香港好似无一间真系出名嘅club可以代表到香港,所以一路嘅vision都系围住依样嘢去做。”

从灯光到舞台的设计细节

单凭愿景是不足够的,要有实际行动才能打造出国际级水平的夜店。Karlie表示Boomerang在设计上考虑了不少细节,希望为客人带来最佳的体验,无论是DJ Booth的高度、舞池的大小、酒吧的位置和距离等等都经过仔细考虑和量度。而整个设计中最具标志性的,便是Boomerang的天花机械装置。这是Karlie参考了拉斯维加斯的大型夜店后再加以改良的完成品。“香港嘅club比较细,三角形系比较可以容易啲有形状地舖排到个天花板嘅一个设计。但斋三角形又好似好单调,所以我哋就同灯光、舞台设计尝试将一个透明嘅LED屏幕放喺三角形嘅中间,令佢可以再做唔同嘅效果。”

Boomerang的天花机械装置是夜店设计上的一大特色,设计参考了外国的夜店并加以改良,三角形中间的LED屏幕能做出不同视觉效果。

Karlie续说以往未必有很多本地品牌愿意在夜店投资这方面,一般集中在LED Wall和简单的灯光效果,所以要实现这个天花设计,起初都花了不少唇舌说服团队。而另一个要与团队斡旋的部份,便是DJ Booth前新增的小舞台。“我嘈足三个月,我哋日拗夜拗,我话一定要加,你唔加就浪费咗请Timmy Trumpet嚟香港。”增设小舞台后的一个月,团队曾想拆掉小舞台,因为客人经常在小舞台上摆放酒杯并弄泻,但一个半月后团队就慢慢接受了。

澳大利亚DJ Timmy Trumpet经常把小号融入演出当出,加上他全情投入的风格,总是能令带动现场气氛。

不论是开业前的准备还是这次要增设的小舞台,Boomerang由老板团队、设计团队、营运团队以至舞台团队都会向Karlie提出质疑,但她每次都坚持己见。“未必每一样都adapt到喺香港,但唔试就永远都唔会adapt到,香港就永远都无进步。”至于为何对夜店内的小舞台有如此坚持,Karlie解释:“一个artist点解唔系去festival做show而喺club度做show,系因为可以有近距离嘅互动。如果我仲要将个舞台隔咁远,咁咪无办法同观众有互动啰!所以我需要有个小舞台,令佢可以再行前一步,近距离可以同观众摸到双手或者系影到张相,系一个festival都无办法得到嘅体验。”

DJ Booth前的小舞台在Karlie多番坚持下得以保留,让表演者拉近与观众的距离。

能够为Boomerang注入这种思维,Karlie认为与自己日积月累的经验有关。无论是工作或者旅游,即使她到访其他地区的夜店,并不会单纯玩乐,反而是留意别人的每一个细节,大至夜店的音响、灯光,小至酒杯的选择、台的设计和菜单等,然后综合这些观察应用在Boomerang身上。Karlie不单止是一个夜店经营者,亦是一个DJ、一个爱好电子音乐的观众,多重的身份让她拥有更全面的视野。

Deejaykarlie的进化历程

回顾Karlie的入行经过,她回忆道毕业后由于经常光顾夜店,因此被发掘成为夜店的公关。其后她遇到一位女DJ师傅,便跟随她学习打碟发展自己的DJ事业。“当时纯粹觉得可以当系一门技术用嚟揾食,加上本身识跳舞嘅关系,由细到大好多歌都听过晒,所以一个月就已经学识晒DJ,仲接到第一个台湾嘅tour,听落去系几戏剧性。”

然而,Karlie的起步并不顺利。“𠮶阵系炒晒车!炒车炒到点呢﹖停音乐啦、跑马啦(混音时歌曲节奏不一),同埋𠮶阵台湾系打黑胶,所以系咁整到支针,好多technical嘅问题,紧张到爆炸,打唔够一个钟就畀人踢落台。”由于当时开始流行女DJ,所以Karlie在台湾巡回演出后的一个月又接到马来西亚巡回演出的机会,然而这次亦出了状况。

“去到马来西亚tour炒车嘅原因,系因为我听咗好多festival嘅set,我好沉醉于festival嘅音乐。但系马来西亚𠮶边比较钟意酒吧类型嘅音乐。我就好唔听话咁加咗好多自己钟意嘅音乐。包括系啲咩呢﹖Alesso啦,Swedish House Mafia啦,𠮶阵时全部最红嘅Progressive House,跟住劲多drop啦,几百对眼望住我心谂‘哗!咩事呀!’,令到我第二次马来西亚tour系炒车地完成嘅。”

音乐口味的变化

虽然过份沉醉于festival的音乐令Karlie的巡回演出再次滑铁卢,但正正就是这些经典festival音乐让她对电子音乐的感觉起了变化,不再视打碟只是一门维生的技艺。观赏过Ultra Miami的Progressive House DJ Set后,令电子音乐节成为了Karlie梦寐以求的舞台,过去数年她亦顺利踏足Creamfields和Looptopia等电子音乐节。

Karlie早前在4月份的香港Creamfields电子音乐节担任演出DJ。

早期是Progressive House令Karlie爱上电子音乐,现在她喜欢的音乐类型又是什么﹖“我一路都无特定钟意嘅genre或者artist,我觉得只要首歌好听就系好听,只要我个心情同首歌连结到一齐,𠮶个moment就系啱听𠮶首歌,所以我系咩歌都听。”

近年最能够连结到Karlie的心情,又是谁的音乐﹖“近依一年嘅话,印象最深刻嘅始终都系Tale of Us。我唔知点解觉得𠮶种音乐特别有感觉,而且系可以触动到人嘅感觉。Commercial music有commercial music嘅魅力,但佢𠮶种音乐系有佢嘅魅力喺度,诱导一个人嘅脑同情绪去到another level。”

由Karm和Matteo组成的意大利电子组合Tale of Us,于2016年创建品牌Afterlife。音乐风格主要走Melodic Techno,以超现实的现场映像和灯光效果闻名。

纵使Karlie有自己的喜好,但从Boomerang的层面考虑时,在挑选来店演出的DJ就有严格准则。例如该DJ在过去一段时间的活跃程度、是否符合香港观众口味,以及是否能为大家带来一场”good show”。“所谓嘅good show,我哋唔系话个artist卖唔卖到钱,我哋系要令到客人嘅体验系要正面嘅。”Karlie说道。

国际DJ云集Boomerang

疫情后各大夜店争相邀请世界各地的DJ来港演出,Boomerang在短短半年间邀请过Mike Williams、NERVO、Quintino和Timmy Trumpet等DJ。问到Karlie对哪一位来店的DJ印象最深,她秒速回答:“MEDUZA!”

意大利三人组合MEDUZA由Mattia、 Luca和Simone组成,于2019年首次推出作品《Piece Of Your Heart》便迅即获得全球关注。曾获John Legend和Ed Sheeran等人邀请为他们制作Remix。

“大概疫情前或者疫情开始嘅时候佢就啱啱红喇。由佢第一首歌开始,大家都知道𠮶首歌红到嘅地步系依个DJ前途无可限量,简直系下一个TOP 10 DJ。不过疫情三年一路无机会请佢过嚟,佢亦都从来未试过做亚洲嘅演出。我谂最开心嘅系我请到一个artist嚟系佢未嚟过香港,或者系佢嚟香港嘅时候无乜人识,但佢之后嘅路系可能我有钱都唔会再有机会请到佢。”

而MEDUZA的演出亦为Karlie等人带来了惊喜,因为MEDUZA当晚拣选的歌曲除了几首较为有名气的原创作品,其余的歌曲都偏向House、Deep House等非主流EDM曲风,然而却无阻当晚观众的气氛,实属意料之外。

MEDUZA早前获邀到Boomerang演出,是他首次的香港演出。当晚现场气氛热烈,令MEDUZA延长了表演时间。

除了MEDUZA,疫情后Boomerang的头炮外国DJ Tungevaag亦令Karlie感受良多。“我觉得Tungevaag系好感动。佢真系我哋一通关第一时间就抢闸请咗佢过嚟。𠮶晚系好似三年从来未试过有百大DJ,真系喊出嚟好感动。”

挪威DJ Tungevaag是2022年DJ Mag百大DJ排行榜中的第81位,与Alan Walker合作推出过大热歌曲《Play》。2018年歌曲《Hey Baby》的MV曾在香港取景。

Karlie说在挑选外国DJ来访时,一直希望保持音乐类型的多样性才能拥护文化。因此过去亦邀请过Dubstep音乐人Virtual Riot和Crankdat,亦有Future Rave的始创者之一MORTEN以及Future Bounce代表人物Brooks等。Karlie补充:“多元化先会令人可以适应到新嘅音乐,唔系十年都听紧同样嘅歌。无可否认依啲歌系有佢哋嘅魔力,好好听,每次听都好开心,但同时都需要进步。”

Boomerang 2.0的蓝图

夜店的音乐气候需要进步,夜店的蓝图亦需要进步。谈到Boomerang未来的发展,Karlie透露整个团队其实早有共同愿景,他们要创立的不单止是一间夜店,而是一个品牌。未来除了会有另一间半私人会所性质的夜店,旗下的新唱片公司 "Distinct Records"计划在6月正式启动,并与Universal Music Group (London) 合作直接发行音乐和管理艺人等,亦计划举办自家的音乐节。他们希望拓展至音乐工业的其他范畴,慢慢将Boomerang发展成一个Music Group。

Boomerang驻场DJ兼制作人Yaat(左)和iLtik(右)曾以 Boomian的组合名义于2021年推出Tech House作品《Revolution Populi》。

而谈到Karlie自己未来的目标,她却这样回答:“我仲要继续做依一样嘢,唔系话我要achieve到啲咩而向住目标去做。而系因为我enjoy我自己做紧嘅嘢所以就一路去做。我希望我可以继续enjoy落去,继续行落去。Enjoy𠮶样嘢系无论前面有一个人定一千个人,感觉都系一样,就有一个moment觉得自己系alive,而唔系一个活死人去做一啲我自己唔系咁情愿嘅嘢。”

Boomerang

IG:boomeranghkg

地址:中环兰桂坊德己立街55号兰桂坊大厦地下

香港电台第二台DJ 打碟DJ 主持节目:《骚动音乐》、《我是你的后援会》 Instagram:ballshing YouTube:波盛 Ballsh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