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马士 利子厚
利子厚彻头彻尾是一名“爱马士”。四岁骑上马背,从此与马结缘。大概12 岁开始学习马术,十六七岁第一次出赛。2008 年香港协办北京奥运马术项目,他有份参与筹办,跨越重重障碍,见证本港成功举办世界顶级体育赛事。34 年前,他已经是马会会员,个人或合伙至今累计拥有17 匹赛驹;2022 年九月,获选为香港赛马会主席,带领马会拥抱机遇,迎接未来。
作为马术运动员,他明白再多的训练与准备,也未必敌得过世事无常— 例如天气变化、受伤等突发事情,体会“跌倒是常事”、“临场变化可以很大”的道理。面对转变, 他说,首先不要吓自己,然而也不要太执著,要灵活应变。与马儿相处贵乎超凡耐性与细心观察;放诸待人处事,他认为沟通是大道,唯有互相了解,才能找出问题症结, 化解分歧。
骑马、养马、赏马,从经历中成长,利子厚笑说与马的缘起。
与马有缘
香港赛马会主席利子厚接受《骏步人生》专访,笑言永远也会记得2008 年的这一天。
2008 年北京历史性主办奥运会,香港有幸协办当中的马术项目。赛事由8 月9 日至21 日,历时12 天,上演盛装舞步、场地障碍赛及三项赛等个人及团体赛事,决出六面金牌。
2008 年8 月21 日是比赛最后一天,香港乌云密布,天气预告指八号风球,来势汹汹。“知道当日很大机会要打八号,工作人员心焦如焚。”当时担任马会董事的他今日说起,仍然历历在目。
香港赛马会当年斥资12 亿港元,为北京奥运及残奥会马术比赛提供场地和后勤设施, 包括负责设计和兴建两个比赛场地,将香港体育学院改建成沙田奥运马术赛场;马会上水双鱼河乡村会所及香港高尔夫球会的一部分,则成“越野障碍赛”场地。
“对于热爱马术的人来说,能参与设计及兴建国际级的比赛场地,是梦寐以求的机会,非常难得。”利子厚回想筹备经过说: “然而即使做好准备,突如其来的变化无人能够控制,就像台风快要打到来一样, 足见世事无常。”
赛事最终顺利完成。他笑说:“香港真的是一块福地!最后一日赛事风平浪静,即使有雨,也是所有赛事完成后,才下微雨。”
拥17匹赛驹
利子厚一生与马匹结缘。
他透过个人、合伙或团体名义,养过17 匹赛驹,要数最爱哪一匹,他率先点出“天下为攻”(已退役),指牠有斗志,是养过的马中最成功的一匹。牠出赛四个季度,跑出七场头马纪录,其中2018 年更于沙田马场勇夺一级赛“主席短途奖”,实力非凡。访问时,他手执昔日爱驹获奖的旧照,爱不释手。
另一匹至爱,名叫It’s My Day,他曾经骑著牠参与2007 年在沙田举行的“好运北京-香港回归十周年杯”赛事(2008 年京奥马术项目的测试赛);赛后送至澳大利亚享天年。
现为香港马术总会行政委员会主席的利子厚说:“马很特别, 牠有一种反射性的行为(Opposition Reflex)。骑马时,人们倾向用力控制缰绳,马匹被缰绳用力拉扯会感到不适而作出反抗,结果双方容易变成‘闹交’般的对抗。”事实是, “最紧要学会放松,不要硬碰硬;明白做什么动作会令马儿感到不舒适,那便尽量避免。”对待马儿,跟待人一样,让他领略到世事本无常,有时不应该太执著,要灵活应变。
沟通是大道
要找出问题所在,首要是沟通。他说:“马术讲求人马合一,要沟通,建立默契,我们需要细心和耐性。”他举例说,一旦见到马儿抗拒做某些动作,要多观察理解为什么,这全都可以应用至待人处事的态度上。
首次与马结缘,他年仅四岁。“第一次骑马的地方,在香港一个名为‘巴黎农场’的地方,即海洋公园前身;那里有几只小马,父母将我抱上其中一匹。”直到十二三岁,他到外国留学,寄宿在美国东岸的亲戚家里,与表哥表妹相处,期间跟随表妹到骑术学校骑马,学习骑马姿势和发出指令,是为有系统习骑的开始。
直到大约17岁,他首次参加马术跳栏比赛,虽以玩票性质,但教他体会到,无论是胜是负,最紧要学会驾驭良驹,必须时更要懂得“飞身落马”、安全著地。“(比赛)现场有好多事情发生,一不小心可能撞到其他马匹。骑马的人个个都觉得自己好叻,但真正考功夫是如何安全落地,即术语所讲的‘飞身落马’ (Flying Dismount)。”
被问到多年来与马匹相处,对其人生观可有影响?他顿了顿说:“马儿性格很敏感,你当天心情是好是坏,是紧张还是放松,牠全都感受得到。而且,马儿会挑选比牠弱势的人来欺负,每当有人骑在其背上,牠很快就知道此人是否好欺负,特别是小马。小朋友学骑马,若不懂得骑,马儿会拒接命令,但遇到懂得骑马的人,就会乖一点。”
2008年奥运马术赛事后,马会同年成立了香港赛马会马术队和香港赛马会青少年马术队;马术发展计划其后进一步优化,目标不变,都是培育和提供更多机会予有潜质的青年骑手。马会同时支持残疾人马术队运动员。
适逢今年9月杭州亚运会举办马术项目,他在访问中,特别为香港队员打气,祝愿他们努力投入赛事,为香港争取佳绩。
马术讲求人马合一,要沟通,建立默契,我们需要细心和耐性。
建设未来
利子厚34年前已经是马会会员,去年九月,更获选为马会主席。他形容,得力于马会具远见的长远策略与投资计划,这几十年来,马场设施及科技发展有长足提升,造就今日香港赛马会成为世界级赛马机构。
未来重点发展方向,包括强化沙田马场、跑马地马场及广州市从化马场这“铁三角”关系。“马会已经是国际级赛马机构,我们可以将多年来赛马累积到的知识和经验带到广东省,协助广东省发展马产业链。”
2021年5月,马会与广州市政府签署框架合作协议,推动大湾区马产业发展。协议主要合作方向包括:从化马场于2025/26年起举办常规赛马赛事;提升从化马场的设施,以及建立马产业链。他相信,这一切也有助进一步将大湾区马产业发展,推动至世界级水平。
利子厚表示,马会的独特综合营运模式,结合赛马及马场娱乐、会员会所、有节制体育博彩及奖券,以及慈善及社区贡献,令它得以创造经济及社会价值,回馈社会。马会透过受严格监管、合法及负责任的途径,满足社会大众对博彩的需求;同时推行的有节制博彩策略配合和支持政府的受规管合法博彩政策,将市民的博彩需求转为合法博彩渠道,有效打击非法博彩活动,更令政府的博彩税收入保持稳定,以帮助有需要人士。
2021至2022年度,马会回馈社会共336亿港元。新冠疫情三年间,马会慈善信托基金就疫情相关项目的审批捐款,总额逾29亿港元,累计服务人次超过300万。
利子厚多年来积极参与公益事务,曾任包括匡智会会长、伸手助人协会副主席等。他说,善良是至高无上的美德,每个人都需要有善心及谦虚的态度;而马会的非牟利经营模式,以博彩收益去回馈社会,会一直做得更贴切,致力秉承建设更美好社会的宗旨,众心至善,携手迈向更美好的未来。
要好好装备自己,离不开两个C字,即Curiosity(好奇心) 积极学习新知识;Compassion(同理心), 多关心身边事物,避免过度依赖电子世界接收资讯。
参与筹建大馆 历十年
马会的慈善捐助聚焦五大重点范畴,包括丰盛耆年及长者服务、儿童及青年发展、健康社区、人才及业界培训, 以及体育及文化。在推动艺术文化方面,由马会进行保育及活化的“大馆—古迹及艺术馆”(大馆)便是当中具标志性的一个项目。
今次访问便是在大馆进行。座落中环核心地带的大馆, 是马会与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合作推行的中区警署建筑群活化计划的成果,亦是香港最重要的其中一个历史古迹活化项目,由前中区警署、中央裁判司署及域多利监狱三大法定古迹组成,部份建筑已拥有超过180年历史。
经过逾十年时间的复修及活化,大馆于2018 年正式对外开放,现已成为本港艺术文化及消闲地标,访客人数突破1,100 万,更于2019 年获颁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区文化遗产保护奖卓越奖项。
利子厚一直参与大馆的保育活化计划。访问当日他由大馆建筑“赛马会立方”往外望,见证建筑群经过专业团队多年的修葺,尽力保留一砖一瓦,别有感触。
他表示,香港拥有长远而丰富的历史,海纳百川,中西文化交汇,大馆经过保育转型成文艺地标,吸引大众参与不同的艺术活动,正好能连结过去,展现城市开放活泼的一面。再者,艺术文化给人空间发挥想像,令人得以创造心中所想,对每个人也很重要。
两个“C”字赠青年
儿童及青年发展是马会慈善捐助的重点范畴之一,透过支援各式项目,让不同成长背景的儿童及青年享有平等发展机会,得以尽显潜能。
利子厚2013 年至2019 年担任香港科技大学校董会成员,并于2017 至2019 年出掌科技大学的大学拓展委员会主席一职。现今世代活在科技发展急速的社会,问已为人父的他,对年轻人提升竞争力,可有什么建议?他点出两个“C”字:Curiosity( 好奇 心) 与 Compassion( 同理心)。他说,要认 清时局,了解社会需要,必须走出虚拟世界:“要好好装备自己,离不开两个C 字, 即Curiosity(好奇心),积极学习新知识; Compassion(同理心),多关心身边事物, 避免过度依赖电子世界接收资讯。”
*资料提供 : 马会刊物 《骏步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