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彭秀慧无惧29定39+1 “不如反问自己这刻离去是否OK?”

撰文: 许育民
出版:更新:

人人都在春娇热,什么中女港女定熟女心态,一时间人人都变成双性专家。春娇的恐惧来自爸爸,也来自年纪,莫非30以上就是女性一大关口?12年前,彭秀慧就体会到这个跳表恐惧,于是当自己也是29+1的状态时,便创作了这部舞台剧《29+1》,带大家摆渡这个关口。创作时是这样想,但创作者本身并没这样怕,岁数在自己人生从不是考虑因素,即使早前踏入39+1,也能轻松迎战,接受当电影版导演这个新挑战。彭秀慧说︰“我没有刻意去check住自己快要几岁,但我有check住自己,如果这一刻不幸离去,是否觉得OK呢?”问问自己,你的答案又会是什么。

彭秀慧︰“舞台版有个跟台下观众交流环节,反应极好,但来到电影版当然要删去吧!电影暂时做不到。”(黄国立摄)
谷埋谷埋好易爆,其实你自己都可以成为人生的拆弹专家,提早引爆可预见的危机。(《29+1》剧照)

自我引爆恐惧

正所谓“最需要恐惧的,是恐惧本身。”若你视一样东西为关口时,证明它对你而言是一记威胁,年龄是青春逝去的记录,简单一个“+1”,就让你害怕失去青春所带来的优势,从而酿成不安感觉。其实克服恐惧同拆解关公灾难一样,一是直接面对,一是提早引爆,而彭秀慧就选择了早爆早享受。

2005年,当彭秀慧踏入自己人生的29+1时,毅然离开剧团这个Comfort Zone,自行创作一个完全属于自己的作品《29+1》。“当时没太大野心,更没想到这会成为自己事业的转捩点,从而展开自编自导自演的表演模式。”该剧愈演愈烈,8年间来来回回重演了8次,直至2013年铁定作最后一回公演才肯作罢,结果一共演出了91场。

剧场完结,但故事未完,并在她39+1之际,接受新挑战,首次当导演,执导该剧电影版。“心情冇好大压力,亦冇太多兴奋。其实由我真正29+1开始,每一次重演都不是重复,我会当作是给自己的导演功课,看看如何修改调度,我庆幸能有一件事,可以不断给予锻炼,从中有所新发现。来到电影版,要说服自己尝试用另一角度去看,观众的视点亦变成由我带他们去看,更首要是想办法如何在不作太多删改下,令一个独脚戏丰富起来。”

舞台版一人分饰两角,电影就由周秀娜跟郑欣宜分饰。“看舞台版时有人以为是一个人的两面,现在分开两位演员去演,视点会更阔。”(《29+1》剧照)
周秀娜在戏中饰演的林若君,代表一些做事认真求实际的香港女性。(《29+1》剧照)
戏中有幕女士们gathering情节,“男人睇会觉得好烦,女人睇就好有共鸣。”(黄国立摄)

朋友自豪说︰“公司冇人知我几多岁!”

《29+1》这个名最点题在个“2”字,令一众踏入3字头的女士们,喜获另一种方式去形容自身,这可能是对该剧特别偏好的理由。虽然整个创作都由岁数关口入手,但彭秀慧就从未有这个烦恼。“可能我们是做演员做表演艺术的,不似得返Office工的朋友,情人节要留意住哪位同事没有花收,哪位同事快要几岁几岁。曾经有位朋友,返了6、7年Office工,然后有日好自豪地同我讲︰‘到今时今日,公司都冇人知我几多岁!’我觉得好好笑。”

觉得好笑,因为自己没这忧虑,正如访问当日她可以豪情地回答︰“我39+1都过了!”反而令她不厌其烦的,是外界不时将年龄跟坊间认定的成就挂勾︰“买到楼未呀?抽到屋未呀?纵使自己对名利上的追逐不算厉害,但在他们眼中这全是一种牺牲,认定我做剧场创作既要悭又冇钱赚,其实只是大家的快乐指数不一样。我从没以年龄去为自己定下什么人生目标,这不是没大志,而是顺其自然,随心面对。”

一部独脚剧,能8度公演并登上大银幕,实在不简单。(网上图片)

正如踏入39+1时,电影导演这个挑战就似择日降临一样,计也计不准。“我没有刻意check住自己快要几岁,但我有check住自己,如果这一刻不幸离去,是否觉得OK呢?要不时肯定自己是不是在做自己想做的事,是否无悔。你问我,能够用12年时间将自己的作品带到去另一个媒体,已经是bonus,之后会怎样不会知,正如我19+1、29+1时,也没有特别去想,总之做好手头上的事,觉得快乐就是。”化妆︰Sharon Lam发型︰Jo Lam@QUEEN'S PRIVATE i服装︰Versace (Top) from HARVEY NICHOLS场地︰Centre de V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