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电港灯.博评】黄锦星局长话电费将下调 你信唔信?

撰文: 关焯照
出版:更新:

港府与两电(中电和港灯)最终达成新一份的利润管制协议,由2019年开始,准许回报将由现在的9.99%调低至8%,而新协议年期订为15年,较现时的协议长5年。
对一般市民来说,最关心是准许回报在2019年被调低后,电费有没有下调空间?根据环境局局长黄锦星对传媒解释,新协议生效后两电的电费预计在2019年会降低5%或以上。

(林若勤摄)

诚然,港府为市民成功争取调低电费是一件好事,但这减电费消息却很快被两电大泼冷水,例如,中电管理层表明新协议不代表电费将会下调。当市民听到局长和电力公司对新协议带来的影响存在不同的解读后,你肯定会说:“咁都得!”

假设其他因素不变,将准许回报下调肯定可以降低电费,不过,港府早已在几年前宣布,从2020年开始,两电在发电燃料方面需要将天然气部份的比重增加至50%。 虽然天然气是较煤干净,但其价格却高于煤3至4倍,大家可以想像,当较昂贵的发电成本部份比重明显调升,你真的会相信只是靠削减准许回报便可以压低电费吗?

中电公布的2016年发电燃料组合是:41%煤,26%天然气和33%核能,假设这组合保持不变至2019底,即是从2020年开始,天然气比重将被额外增加24%才可以达至五成。笔者相信天然气比重的增幅将会令煤的比重下降,在燃料组合改变下,发电成本将会有颇大的机会显著增加,所以,即使在未来15年两电的准许回报每年减少1.99%,但由于预期燃料成本上升,结果可能是电费非但无得减,而且更有上调压力。

要减低电费的上升压力,笔者认为最佳的方法是解铃还需系铃人,尽量以其他办法纾缓燃料成本上涨的问题。一个可以考虑的方向是购买液化天然气。首先,何谓液化天然气,顾名思义,科技能够将原本是气体状态的天然气,经过低温高压液化后变成液化天然气,而这些发电燃料被送到目的地后,买家可以将液化天然气还原为气体以作发电之用。由于液化天然气可以用船只运送,所以买家可以派出船只到不同地区的液化天然气供应者购买这种发电燃料,只要买入价显著低于从内地输入的天然气,便可以“沟淡”天然气价格了。

两电将于2018年加电费1.9%。(资料图片)

中电早在2014年12月提出兴建近岸流动液化天然气接收站,至今这提议只是达到环境评估阶段,距离落实和兴建接收站相信仍有一段颇长时间。因此,笔者估计在2020年开始,当实行将天然气发电燃料比重增至50%后,电费将会上调,直至液化天然气接收站完成后才有机会将燃料成本降低。

另一个考虑方向是需求管理。众所周知,科技一日千里,现时是可以透过人工智能、通讯系统和数据处理来有效地管理电力需求。综观几个东南亚国家,例如泰国、新加坡和马来西亚,均投资大量金钱于智能电网发展方面。然而,作为国际金融中心的香港,在推动智能电网从而减低市民的用电量,却明显落后于邻国,原因是当用户减少用电,这如同倒两间电力公司的米,在这情况下,两电在发展智能电网的步伐肯定是越慢越好。

笔者认为港府需要制订一些诱因,令两电能够加快推动智能电网的发展,无论从减低用户的电费或推动环保的角度来看,实现电网智能化是一个双赢方案。

(文章纯属作者意见,不代表香港01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