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东补选】杨梁之争 浩鼎势得利

撰文: 梁翊婷
出版:更新:
未来若有电视台重新制作现代版成语动画廊,应该加入一句新成语:“杨梁之争,浩鼎得利”,形容双方争持不下,结果两败俱伤。
梁翊婷
梁翊婷分析指,梁天琦与杨岳桥之争,会令周浩鼎膀出。(资料图片)

新东立法会补选6号、7号的路线之争,已彻底分割“反建制”阵营,令原本已与杨岳桥分庭抗礼的民建联副主席周浩鼎,顿时成必赢之势。这种情况已非第一次出现,前有九龙东陶君行、黄洋达之争,后有区选的何俊仁、郑松泰,还有零零碎碎的伞兵与泛民“撞区”,最后统统令建制不战而胜,或许启示两派检讨建立协调机制的必要。

新东补选结果预测

李怡先生早前在专栏表示,就算6号7号相争,杨岳桥的胜算仍然很高;而梁天琦在阵容鼎盛的造势大会过后,认为自己有机会胜选,我个人都是不同意的。前阵子我在私人Facebook户口利用上一届立法会的票源,简略做了个新东补选预测,现在归纳各方的疑问重新演绎一次。

2012年立法会选举新东区,泛民得票约55%,建制得票约40%(不计占约5%的方国珊)。由于泛民和建制得票率有颇大差距,在没有太大争议下,泛民的杨岳桥理论上在新东补选应该会胜出。然而冒起中的本土派梁天琦加入选战,以及旺角黑夜事件令杨岳桥的选情出现变化:同属“反建制”的六号梁天琦的得票将关系到杨岳桥会否胜选。

本土派不容忽视

用2012年立法会选举得票率作估计的基础,最高举街头或本土路线的,包括长毛、慢必及范国威三条名单,他们的选民最有机会转投本土派的梁天琦,占总选票的约25%。另一个方向看,30岁以下的年轻选民亦较有机会投梁天琦,他们在新东占约20%。大胆估计:梁天琦得票率约20-25%。

有不少人跟我反映,认为20%-25%过于高估本土派的支持度,认为10%-15%会比较合理。我则认为,绝不能低估本土派在香港的影响力。不少支持泛民主派的人经历过回归十八年和平争取普选的挫折,“不反对暴力”的思维已渐渐成形,特别是年轻热血一辈。高举“本土派”为旗号的“星火”内阁,已大比数胜出中大的学生会选举,意味著与和平泛民最为亲近的中大亦“失守”,大学学生会全面“本土派”化。

方国姗2012年参选立法会新界东,得到2.4万多票。(李泽彤摄)

杨岳桥选情艰巨

所以,杨岳桥的得票,应该是上届泛民的总得票(55%)减去本土派梁天琦的得票(估计20%-25%),即约30%-35%。而因为旺角黑夜事件,很可能有5%的票源流向打著“贴地处理民生事务”,又对政治事件甚少高调表态的5号方国珊,甚至是“中间路线”的黄成智,估计杨岳桥的选情可能比想像中更艰巨。

梁翊婷认为周浩鼎很大机会当选。(陈焯𪸩摄)

而民建联周浩鼎的得票,应该是建制的总得票率40%。就算“建制坏孩子”自由党不协助拉票,不把自由党的6%得票计算在内,民建联仍然有34%的“超级铁票”,而且这个数字已经不计“铁票”的自然与非自然“增长”。若加入“铁票增长”这个考虑,恐怕会吓亲大家,因为2015的区选与2011的相比,建制的铁票多了约24%!周浩鼎挟著至少34%的铁票,已成必胜之势。所以田北俊亦预料周浩鼎会当选,建制派基本已确定周浩鼎会赢约二万票(4%),与我所估计的结果相距不远。

结论:协调机制的必要

看到这里,大概支持杨岳桥的人会非常紧张或气愤,认为“本土派”不顾全大局、集中票源,令杨岳桥不单当选不了,还拱手把议席让给建制派;而支持梁天琦的人可能更加愤怒,认为泛民“靠吓”,选能代表自己的对象天经地义。我姑且不讨论对错,尝试点出两派支持者的共通点:

在反建制的立场上是一致的敌人(建制)的敌人(泛民、本土)就是盟友

在这两项前提下,就算双方不同意对方的抗争手法,在议会选举的部署上连成策略联盟,避免正面冲突,对两方都百利而无一害。泛民各政党之间有选举协调机制,泛民与“本土派”之间也需要建立正式协调机制。协调机制如何扩阔“反建制”光谱,避免在鹬蚌相争中,再次令建制渔人得利,甚至助“本土派”在九月的真立法会选举一举攻下五区,下篇文章再讲。

【编按:是次立法会新界东补选候选人包括刘志成、黄成智 、周浩鼎、梁思豪、方国珊、梁天琦及杨岳桥。 】

(本文纯属作者意见,不代表香港01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