寿司郎之乱直逼“恐袭级”歪风蔓延全日本 分析背后6大成因
最近网络上流传一条高中生跑到回转寿司连锁店寿司郎乱舔的影片,导致网友挞伐、寿司郎股价暴跌,重创外界对回转寿司营运模式的信赖。不过这类型的事件早已不是第一次⋯⋯
当时,日本有数家连锁饮食业者陆续传出,旗下工读生在工作期间拍下不适当的影片放到网络上广为流传,造成母公司不得不出面道歉的局面。这种状况在当时被形容是“打工族的恐袭”(バイトテロ),就和最近传出的新闻被说是“寿司恐袭(寿司テロ)”或是“顾客恐袭(客テロ)”是一样的概念。
犹豫了很久,还是决定谈一下寿司郎的事件。
【相关图辑】日男恶搞舔食具兼口水涂寿司 累寿司郎市值失160亿円 下场曝光(点图放大浏览👇👇👇)
这类型的新闻确实很吸人眼球,也很容易引起读者负面情绪的共鸣,但是传媒真的有需要大肆报导成这样吗?就我个人认为,有了2019年的经验,传媒不应该成为扩散这种影片或消息的帮凶。这种很容易引发负面情绪共鸣(全民共愤)的消息很容易在网络上扩散开来,但其实光是在网络上扩散出去、网友批判当事人的力道,以“惩罚”来说已经就很够了。没有必要再加上传媒的推波助澜,对企业或是影片中的当事人造成更大的伤害。
【图辑】日本寿司郎事件直逼“恐袭级”!点图放大了解背后6大成因👇👇👇
2019年的“打工族恐袭”和现在寿司郎(スシロー)、はま寿司、资さんうどん遇到的状况,最大的不同只差在从“店里的打工族”变成“顾客”。所以,2019年的时候各大连锁餐饮业者或是 7-11 可以跟特定门市的打工族切断关系,直接宣布已经把那名打工仔炒了、会加强店内教育训练,就能平息风波,这次却不能这么做。但这并不代表企业方面就没有办法找出对策,这一名顾客的行为,也不能代表所有顾客都是如此。
【相关图辑】将餐具放在下体前揈未系最激?“打工族恐袭事件大量发生”惹日网热议(点图放大浏览👇👇👇)
在网络世界,就算有影片也不代表影片中的内容是所有的事实。就算以为自己只是发朋友限定的限时动态,只有朋友看得到、时间一到就会消失,也有可能会被截图录影,转载到其他平台上。这次的事情会扩散出去,也是有人跨平台的将Instagram限时动态的东西录影发到Twitter上(是限动不是TikTok,我知道有不少人不喜欢TikTok,但也不需要动不动就把问题怪在TikTok上)。
想说的话就是如此,大家也可以藉这个机会思考回转寿司之必要。寿司现做现吃不是比较好吗?有时候只是看的寿司在转盘上转来转去,也没看到想吃的种类,有些不那么畅销的口味就这样放著让食材转到很不新鲜。回转寿司除了趣味性,还有什么一定要让寿司转来转去的必要吗?现在都已经可以做到客人点餐后让寿司搭“直达车”送到面前了,不就是一个可以维持寿司在转盘上的趣味性,同时也可以确保新鲜度的方法?(寿司郎今天的新闻稿公布的新措施就是这招⋯⋯但我其实很早以前就有这个疑问)
【相关图辑】不只日本寿司郎被恶搞 知名乌龙面店男客用公羹狂𢳂天妇罗花入口(点图了解更多):
以下附上2019年文章当中,我觉得放到今天重读一次也很有意义的段落:
从“笨蛋Twitter”到“打工族恐袭”
2011–2013年的“笨蛋Twitter”
2011–2013年,日本Twitter上曾一度出现“笨蛋Twitter”(バカッター,是日文的“笨蛋”(バカ)接上Twitter),当时主要是在Twitter上有不少网友上传不适当的图片或影像,造成特定人士、团体受害。
现在这些“打工族恐袭”短片和当年的“笨蛋Twitter”相比,当事人通常不会将脸露出来,但是从画面中的蛛丝马迹(例如制服)还是能看出特定身份背景,造成特定人物、企业受害。不过在形式上已经和当时有所不同,现在因为“限时动态”或TikTok等新型态的社群传媒出现,影片已经成为“打工族恐袭”的主流。
【相关图辑】唔止寿司郎!日食店接连遭恶搞 男子去CoCo壹番屋用公羹狂食腌菜(点图放大浏览👇👇👇)
以为只是给朋友看过笑完就算了
IT记者井上トシユキ指出,限时动态或TikTok一定是以短片的方式呈现,而且影片时间很短,原PO或许会以为大家可能会没注意到。而且这些年轻的社群网络使用者在拍摄影片时,觉得影片拍完给朋友或打工的同事看完笑过就算了,而没有想到自己的发文很有可能在网络上传开。
疯传的影片只是冰山一角
网络炎上话题对策顾问公司“MiTERU”的おおつねまさふみ表示,最近接连爆发的“打工族恐袭”事件想必只是冰山一角,一定还有更多没有在网络上疯传的“打工族恐袭”短片。而且每发生新一起事件,网友们就会再翻出类似事件进行比较。
网友们推波助澜,已成社会问题
IT记者三上洋也同意这样的看法。原PO一开始只是想和朋友们分享这些短片,让大家看过笑过就好。但现在的情况是,这些影片在网络上发酵持续一星期之久,期间还会有网友不停翻出过去类似的内容,这已经俨然成为一个社会问题。
おおつねまさふみ认为,这些在网络上不断分享、“复习”类似影片的网友们,都是以匿名帐号的方式在网络上分享这些“打工族恐袭”短片,让人难以找出原PO究竟是谁。他们或许是为了想要赚取网络上的注意力,越多人点击可能就能收到越多报酬,也可能是单纯为了好玩。
【相关图辑】日本打工族发动“恐怖袭击”的问题出在哪?(点图放大浏览👇👇👇)
愚蠢行为连环爆的六大因素
部落客徳力基彦认为,像是“打工族恐袭”这种愚蠢行为从古至今一直都有,但现在会让“打工族恐袭”不断爆出,其实背后有六大因素:
一、以前这种愚蠢行为“看不到”
早在网络时代以前,餐饮业的工读生一直都是以学生为主,像是“バイトテロ”影片中的内容一定都发生过。只是当时这些事情只会是现场工作人员的秘密,而不会像现在这样公开出现在网络上。
二、网络让愚蠢行为看得更清楚
网络不仅让这些愚蠢行为被传开,以图片或影像的呈现方式能让人看得更清楚。过去如果只有文字而没有图片,单单一句“朋友在打工的地方将鱼块丢入垃圾桶再捡起来”没有办法判断真假。但有了图片或影像之后整个不一样,就像看到现行犯的犯罪现场,让人不禁在底下留言“我不想再去OO寿司店了”
三、有人误以为这种愚蠢投稿只有朋友看得到
虽然每支在网络上传开的“バイトテロ”,上传的动机未必相同,但多数人都会说“没料到事情会演变成这样”,就像是一种罐头说法。但如果仔细去看就会发现,最近这一连串“バイトテロ”事件的影片,多半都是使用Instagram的限时动态,只有朋友能看到、24小时后就会自动消失。
徳力基彦特别以2018年底意大利时装品牌D&G“起筷吃饭”风波为例,当时D&G共同创办人Stefano Gabbana和一名Instagram网友的私人对话纪录广为流传,间接让D&G失去整个中国市场,就是一个误以为私讯是私人空间,而失掉整片江山的最佳例子。
【图辑】点图放大重温“D&G起筷吃饭风波”👇👇👇
四、愚蠢行为可以在瞬间扩散
由于Twitter推文呈现方式的改变,从过去按照贴文时间排序,到现在优先呈现回响较热烈的推文,还会多出最近话题推文,让有趣的图片或动画在瞬间扩散出去,使得Twitter比起其他的社群媒体更容易在网络上爆红。
此外,像D&G共同创办人Stefano Gabbana的例子是私讯内容被截图传开。有了截图功能,让设定为“朋友限定”的内容也能轻松扩散出去。
五、越来越多传媒很爱报导愚蠢行为
由于这些网络炎上话题很容易获得点击率,再加上事件现场的图片或影像当事人自己都已经拍好了,有了素材,传媒只要写好稿子马上就是一篇报导。然而,传媒和网友最大的不同是,传媒可以在电视上不停报导同一件事情,就会让更多人得知这件事。
徳力基彦表示,在网络世代以前传媒会这样不停报导某家餐饮业者后场卫生管理不够确实,都是发生有顾客食物中毒的情况,但现在的状况根本不是这样,或许“打工族的恐袭”(バイトテロ)一词就是这个意思——只要有一间分店的一名工读生恶搞、开玩笑,就会造成这个企业的业绩产生重大影响。
六、愚蠢行为“溯及既往”
以时间点来看,这次一连串的“打工族恐袭”,くら寿司事件确实是发生在すき家后隔没几天,两则一起报更能成为民众注目的焦点。但事后又有人翻出两个月前Big Echo早已处理好的事件,才真的是问题。
徳力基彦总结道,不管是要几则“打工族恐袭”的影片串再一起更容易爆红,他认为这更重要的事情是,这些餐饮业工读生的愚蠢行为一直都存在,只是他们现在没想太多自己拍影片才会惹得一身腥,比起企业全面禁止员工滑手机,更重要的是要让大众学会正确使用网络的能力。
(以上皆出自旧文《日网热议“打工族恐袭事件大量发生”将餐具放在下体前揈未系最激》)
【本文透过“方格子直送”计划合作转载,作者:张郁婕(CHANG, Yu-Chieh),原文:【闲聊】回转寿司连锁店寿司郎事件与“打工族的恐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