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享单车.博评】伦敦新加坡做得到,香港就不可以?
如果以伦敦交通的繁忙程度、新加坡的天气也可以推行单车代步,其实香港没有理由不可以…看看UBER、AirBnB等共享经济先头部队在香港的下场,就知道真正的破坏其实是的士团体、大型酒店集团这类,必需有庞大政治能量的既得利益在背后,才不是这种“等我畀啲厉害你睇下”的小学生式发泄。
单车可说是我最喜欢的交通工具,从北京踩到伦敦再踩到新加坡,仍在港生活时也常常踩到沙田新城市看电影。香港的共享单车限定地区,就是我当年留低不少脚毛的路段之一。
让我把先话说清楚,我本身不是一名单车发烧友,莫说没有专业的单车装备和服饰,也从不会假日专程去郊外踩单车。无论在北京、伦敦抑或新加坡,单车都是我的首选代步工具,贪其路线可自由选择,还顺便做做运动。见到香港终于有共享单车Gobee,总算迟到好过无到。不少新闻报导重点都落在设备如泊位、单车径设计之上,我却觉得市民——包括行人和司机大佬们——对单车友的态度,才是一个成功单车城市的关键。
不少新加坡本地人第一次听到我说,要踩单车去上班,吓到下巴都跌落地。事实上,从我家骑到公司,不过是45-50分钟的事,坐地铁顶多只会快十分钟。太热?在八时之前的新加坡可是凉风处处,何况不用闷在要么冷得像冰箱,要么人多时又焗得像烤炉的车厢(还可能要在月台呆等三班车),舒服得很。新加坡政府为推动以单车作为交通工具,缓解公共交通压力,在新落成的大厦都(以星洲政府方式)“鼓励”加设淋浴设备,我也变相受惠。
即使有自己的单车,我还是偶然会踩共享单车。的确,共享单车质量总没有自家单车好,但在新加坡这个天气变幻莫测的国家,一旦遇上骤雨即有如世界末日,如果踩著共享单车就可以马上掉在路边改乘其他交通工具。你无睇错,虽然新加坡三家共享单车公司都鼓励用家还车时,将单车放到公共泊位,但原则上只要是公众地方又不阻街就可以,新加坡出名多公园、草坡,路边几乎是到处都有共享单车的身影,巴士站难、地铁站附近更总会有几辆车子。不过,讲明是共享单车,你可以骑人家也可以,像今天我懒悠闲到咖啡室去写这篇博文,写到一半发现骑来的共享单车被骑走了,结果走了十分钟才找到另一辆车骑回家。
在新加坡踩单车,通常会走行人路或单车径,后者包括新加坡政府近年正不断扩建的Park Connector Network(PCN),将各区与附近的大型公园连接起来,方便单车友直奔主要单车径。走行人路或PCN也不见得比马路安全,现代人耳聋(塞住耳机)眼盲(低头㩒电话)情况严重,你按铃提醒“不小心”走到单车径上的行人,他可能反过来怪你的铃声吓到他和孩子。更无谓的是我曾遇过一名迎面走来的大叔,快将刷身而过时他居然假装快要跌倒来吓我,却不想想如果我因他而扭軚,随时会撞上其他无辜的途人,气得我停车走回头跟他理论。这种行径明显不将单车友视为道路使用者的一份子,而采用相对轻视甚至敌视的态度,这种想法在新加坡颇常见,司机和行人都觉得马路和行人路容不下单车。
相比之下,伦敦已推行单车代步多年,社会整体上对单车友友善得多,起码途人让路时不会一幅觉得你阻住哂的咀脸。伦敦单车跑在车多路窄的马路,我却觉得比在新加坡踩行人路还要安全。在红绿灯前,单车会占用最前排的位置,如果你在早上上班时间找个主要路口看看,会见到二、三十辆单车在转灯的一涌而上。我脚力不够,起车比那些牛高马大的老外慢得多,不时惹来嫌弃的眼神。在伦敦,对单车友最不友善的,可能是那些一身紧身单车服、明明只是代步却以为自己踩环法路赛的半专业赛车手。
与新加坡和香港不同,伦敦的共享单车有专用泊车位。 香港人最怕共享单车“霸住”公共泊位,伦敦模式表面上可避免此风险,但却失去灵活性。 例如早上返工时间,伦敦市中心的泊位总堆满车,而放工时间又一架不剩;有时你出发时以为目的地附近有空著的指定泊位,抵达时却满了,为了找泊位,明明共享单车是为了“解决最后一哩路”,却变成了“多走两哩路”,得不尝失。还未提到伦敦共享单车那笨重的身躯,听说原意是担心共享单车的使用者平时不多踩单车,为安全计,故意计设得较“稳重”,一来逼著你不能踩得太快,二来它几乎是停车状态仍能站稳至少两、三秒,新手单车友也不易跌倒。
我总是是觉得,如果以伦敦交通的繁忙程度、新加坡的天气也可以推行单车代步,其实香港没有理由不可以,至少要做到“驳脚”的功能应是没难度。我甚至不担心单车被破坏或被掉落河,就代表Gobee会冻过水,有车受损或失窃本来就是这门生意成本之一,大陆的共享单车公司都还没有倒,几时轮到香港?看看UBER、AirBnB等共享经济先头部队在香港的下场,就知道真正的破坏其实是的士团体、大型酒店集团这类,必需有庞大政治能量的既得利益在背后,才不是这种“等我畀啲厉害你睇下”的小学生式发泄。
(文章纯属作者意见,不代表香港01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