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同你讲“煲”
撰文:苏真真(作者为《潮语咭》作者及资深中文科老师)常说香港学生学业压力大、升学压力更大,忙得压力一发不可收拾,特别是莘莘学子正值忙于应考DSE,压力“爆煲”的情况时有发生。既然如此,趁刚考完中文科,就先放下严肃讨论,去“轻轻松松邓梓峰”讲一讲关于“煲”的广东话用语。
穿煲、爆煲除了“爆煲”很常用外,我们还会说“穿煲”。“穿煲”的表面意思,就是指瓦煲穿了一个洞,里头的东西流了出来,一般用以比喻谎言被揭穿。但为何是“穿煲”、“爆煲”,又不是穿、爆其他东西呢? 从前,瓦煲是很常用的煮食器具,家家户户都会购置一、两个瓦煲,用以煲汤、煲中药,而很多主妇都认为用瓦煲煲汤,会较容易出味。不过瓦煲的缺点就是不耐用,用久了会容易破损,一旦破损了就不能再用,要找人修补。不说不知,原来新买的瓦煲,是不可以立即使用的,先要进行一个“开煲”程序,瓦煲才会变得耐用。原因是煲身表面看似光滑,其实内藏很多细孔,经不起热力就会破损。所以先不要让新买回来的瓦煲沾水,如果瓦煲一次过吸收得太多水份,就好易受热“爆煲”。所谓“开煲”,就是要先用瓦煲煮一次白粥,让细孔慢慢吸收粥水,令煲身张力增强。而第二次用瓦煲时,应先用细火再转大火,令瓦煲适应温度,如果有水份滚了出来,就要即时抹干,保持干爽。经过了这个开煲程序,就会冇咁易“穿煲”了。
掟煲、箍煲刚才讲过,以前瓦煲对每个家庭都好重要,如果将如此重要的煮食器具也“掟烂”,就是所谓“掟煲”。而“掟煲”,引申用来形容一对恋爱中的男女终止感情关系的意思。 当一段感情关系出现裂缝,就好似出现裂缝的瓦煲一样,若不尽快修补,就会穿、就会爆!那出现裂缝时该怎么样呢?无错,就是要“箍煲”了!“箍煲”引申的意思,就是尽力去挽救一段出现问题的感情。 以前每家每户都好爱惜煮食架生,当瓦煲出现裂纹就一定会找师父“箍煲”。箍煲师父先黁量度煲身大细,然后裁剪铁线,将其屈成煲形,由顶部箍起,一直箍到底,重点是要注意煲身受压状况,太紧或太松也不行。箍煲闲闲地都要箍一两个小时,赚得也不多,所以今时今日,都已经很少人会做箍煲师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