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豆丁做大戏·有片】粤剧锻炼坚毅 化浓妆穿厚戏服自信踏台板

撰文: 李欣愉
出版:更新:

把眉眼用胶纸贴高、涂上厚厚的胭脂粉末,用发带把头发紧紧地扎好再戴上头饰和簪钗,22位5至11岁的小孩穿起层层戏服,在后台苦苦准备6小时,为了是踏上台板,向观众表演折子戏。粤剧,有人觉得它只是老人家的爱好,但这22位小孩爱上做大戏,参加由声辉粤剧推广协会举办的儿童粤剧班,跟随名师学艺,数年来坚持每星期练功学唱腔,踏上舞台有板有眼,这天便为了基督教灵实协会作筹款演出。或许你会跟记者一样,好奇这群年纪小小的孩童为何对粤剧有兴趣,我们一同溜进后台寻个究竟。摄影:杨程

邓幸莹(左)和梁芷荞娇俏地展示鲜红色的指甲。

“姐姐你认唔认得我呀?唔认得可以睇下我地嘅手指,每个旦都唔同嫁!”眼前化着红白脸妆的邓幸莹娇俏地向我伸出幼嫩的手指,展示指上的金粉和鲜红色甲油。9岁的幸莹学艺三年半,今天伙拍10岁的利文喆演出一首《艳曲醉周郎》。《艳》说的是周郎用作除掉刘备的美人计失败后,气得当场晕倒,在家休养时与妻子小乔抚琴轻舞作乐,以文戏来展示周瑜风流尔雅的一面。但10岁的小孩又会如何演译这琴瑟和谐的情节呢?

“精通音乐的小乔呢,就提议跳舞,我就弹琴,跟住呢……”饰演周瑜的文喆双手摆后,像演讲般一本正经地给记者讲述剧情。

“唔系呀!其实系我问佢可唔可以弹琴,但佢话唔得呀,拒绝我!然后我嬲咗佢!”饰演小乔的幸莹听不下去,忍不住插口解释。冷静的文喆和活泼的幸莹相映成趣,不见琴瑟和谐,倒像一对欢喜冤家。

“喂,不如你做个拱桥给姐姐看。”剧情还未说完,幸莹又应文喆的建议,瞬间做了拱桥、落腰、探海等粤剧功夫,把记者和摄影师都吓了一跳。

+1
(李欣愉摄)

缺了门牙的小西施

这边厢二人打打骂骂,另一个休息间有反串男角色的许乐蘅,5岁的乐蘅下巴尖尖,眉宇间充满英气,打扮起来十分俊俏。她饰演的是《折梅巧遇》中的裴禹,记者问这角色是怎样的呢?“裴禹……系……一个男人……”听到这童稚的回答,记者和她的父母都哈哈大笑。回头一看,赫然看到6岁的余梓安正跟妈妈温习英文生字。“因为昨日有另一个比赛,今天又有表演,下星期却有两个测验,实在没时间才带来温习一下。”梓安妈妈无奈地说。

梓安饰演的是《梦会太湖》中的西施,除了需中气十足,唱出悠长不断的歌词,还有高难度的转圈和盘坐。她愿意花时间苦练,原来全因爱美:“2013年年末红线女过身时,她因看到电视的回顾节目而看上粤剧漂亮的打扮,后来每次看到沙田大会堂里的粤剧海报,亦不停说要学要学,亦经常上youtube看粤曲。”说到女儿与别不同的兴趣,妈妈亦不禁笑起来。细看之下,原来梓安正值换牙期,两只门牙不见了,笑时份外可爱。

红白分明的妆容,是为了让远处的观众都能看到演员的表情。
晚上七时半,第一场折子戏快将上演,但化妆间仍门庭若市,大家都忙着补妆。

盖不掉的童稚

既然梓安这样说,我们便来看看粤剧的化妆有多漂亮吧。化妆间应该是后台里最忙碌的地方,化妆师们从下午2时开始便马不停蹄的工作。当精力十足的小演员坐上由三张胶椅叠高的化妆凳,便立即安静下来,大气也不敢喘,安安静静的让化妆师在脸上慢描细绘。

“姐姐,你睇吓隔离几靓女。”正在化妆的幸莹转过头来向我俏皮一笑。“你都好靓女呀。”回答的是5岁的甘慕萱,身型是团中最矮小之一,即使浓妆艳抹也盖不住其Baby Face的可爱。“最唔舒服系对眼,d眼线液好似指甲油咁浆住。”其实不用解释,记者看到他们被化妆工具刺激得双眼通红,也不禁想揉一揉眼睛。

处理好面上的妆,发型也是一个大工程——先用头套把发丝全部包好,用胶纸把眼睛吊成凤眼,贴上七片片子作浏海,再包上数层松带,用发带绑紧,再插上假松髻、发钗……数不尽的配件让整个脑袋大了一倍,最后还要戴上凤冠帽子。“好重,好痛,好痕,好热。”小孩简洁又贴切地形容当刻的感受。

不只小孩,连大人们看到也觉辛苦,“参加的小孩都是真心喜欢粤剧的,你看面上厚厚的化妆非常不舒服,头饰又痛又很重,而且还要等很久才表演,如果小孩不喜欢是没可能持续学习的。”

+3

超越年龄的专业演出

苦等多时,表演在8时正式开始,沙田大会堂的音乐厅坐无虚席,小演员在音乐伴随下威风凛凛或婀娜多姿地登场,自信十足地开腔演唱,有板有眼地踏台步,演做手。身型矫小的小孩演起粤剧来份外趣致,碎步变成小跑、演译抚媚柔情的反差性更让观众拍案叫绝。有学过戏曲的观众表示小演员十分可爱,认为声辉的导师教得好,小孩亦有心机学习,亳不怯场之余,动作做手亦非常流畅。而一直在台侧演奏的中乐领导老行尊宋锦成亦竖起大拇指,赞扬小孩的演出专业。

“我觉得粤剧很有吸引力,上台表演时很有成功感。”文喆很简单地解释为何热爱粤剧。虽然小孩还未懂得用复杂的形容词来表达感受,但看们他们这6小时的准备,对妆扮的忍耐,又有谁能说他们是被逼参加呢?

掌声背后,还有爸妈的贴心照顾。
百宝行李箱,盛满了演出装备和解闷工具。(李欣愉摄)

掌声背后 还有他们……

后台里听得最多的,是“妈咪”、“姨姨”和“师公”。口喝了、要取东西,便找父母;头发乱了、妆容花了,便要找化妆间的姨姨;而师公则是今次演出的艺术总监、编剧及导演杨剑华先生,也是小孩口中“师傅的师傅”。

当日的表演在晚上8时开始,但小孩和家长自下午2时便到达后台准备,直至10时多,漫长的8小时对大人和小孩都是一场耐力赛。每个休息间的角落都有数个行李箱,里面放满了小孩演出用的水衫水裤、化妆品,还有零食、玩具、填色画册,梓安的爸妈更带了澳大利亚旅游书来计划旅程:“八个钟咁长时间,大人细路都会闷啦,当然要带定不同嘅玩具。”

盛装打扮后的小孩难以活动,爸妈和其他工作人员便变身成贴身褓姆,在后台不断的跑来跑去照顾小孩,送水送食物、调整衣服、拿彩袖、撑扶著上落楼梯……看起来比工作还要忙碌,小孩累,爸妈也累。

+2

十时过后,曲终人散,观众席回复平静,但后台忽然又一阵兵荒马乱,原来是爸妈都忙于收拾细软,希望快快回家休息。用BB油把面上的彩妆一抹,草草卸下层层粉末,艳丽的西施、小乔变回凡人,重现可爱的卢山真面目,“姐姐你又唔认得我啦?”记者好不容易凭妆容发饰记住8的小演员们,忽然又面目全非,但面上的表情仍是那么可爱。

声辉粤剧推广协会为推广粤剧、培养粤剧演员及观众接班人而开办儿童粤剧课程,现时约有60名学生,2011年在新光戏院首次演出,亦曾多次获邀到美国及加拿大交流汇演。今次演出是为基督教灵实协会辖下的“筑动生命全方位关顾计划”及“灵实全护通”筹款,其中21岁郑杰新为配合《村女也知亡国恨》的喜剧元素而特别参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