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地共享单车引乱象 官商民三方协调才能“共享”
中国共享单车产业快速崛起,尤其是私人经营商的无桩共享单车(无特定停车位)进入市场后,政府主导的有桩共享单车(有固定停车位)顿时成为弱势。
私人经营商拥有灵活运用资本的能力,有利发展业务,加上无桩共享单车可随走随停的特点,迅速“占领”了中国一线城市旺区的街头。
不过,深圳湾公园清明节当日被共享单车塞得水泄不通的情境,相信不少人仍记忆犹新,“完美地”反映出无桩共享单车的潜藏问题。除此以外,共享单车损坏无人修理、零件被盗、无位泊车等乱象及问题却久久未获解决。部分问题固然祸起公民质素的参差,但经营者恶性竞争下铺天盖地的投放及各地政府目前对明显的问题既准备不足又撒手不顾,另也鲜有通过调整政府资源去规范经营商的竞争,既浪费了本身资源,同时也放弃了管理、引导的责任。
泊位不足 共享单车反成交通问题
共享单车为用户解决最后1至3公里路程,这个方便兼环保的概念深受大众欢迎,北上广深等一众大城市的政府对此亦颇为推祟,然而或因发展太迅速,或因政府没有周详考虑,共享单车(尤其是无桩共享单车)却成为误及市内交通的元凶。共享单车对不少用户而言不是出外的唯一交通工具,而是用来连接公交车站或地鐡站的“中介”,然而不少公交站或地鐡站附近却无充足停泊单车空间,结果于交通繁忙时间,共享单车停泊的多、踩走的少,堵塞避无可避。
北京大望桥东公交站正为一例,由于车站为通州、燕郊等地的客流枢纽,共享单车兴起后,车站不时出现过千单车堵塞道路的苦况。当地公交车司机接受访问时也表示,“这些车已经影响到了行车的安全。原本公交车出口有两个车道,由于被共享单车侵占,就只有一个车道了”。据陆媒报道,除大望桥东公交站,个别地点也恒常地有大批共享单车堆积。
另以全球最大共享单车城市上海为例,静安区更采取分路段重点管控,违规停泊非机动车会被罚50元,而共享单车的违规停泊罚款则由经营商支付,经营商则会扣掉按金弥补损失。可是这究竟是治标不治本的方法,此问题亟待解决,终归就是政府应重新审视共享单车密集出现地区的泊位安排,否则共享单车到头来只成为另外一个交通问题。
实际上,共享单车虽然能够弥补到地方政府在公共交通问题上的短板,然而政府方面断不可坐享其成忽略共享单车可能对公共资源造成掠夺和影响。只有将单车产业纳入政府施政的全盘考量下,才能令公私之间达成相得益彰的效率和默契。
巨额投资粗暴吸客 或酿成恶性竞争
共享单车市场日渐庞大,无桩共享单车的龙头企业摩拜单车(Mobike)及其最大竞争对手ofo于今年首季分别融资3亿美元及4.5亿美元,势头强大,随之而来的则是大量单车投入现有市场及新兴市场(如二线城市等)。然而在发展的同时,经营商亦应承担起共享单车运行调度和停放秩序维护等主要责任。
上海市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上月9日的报告显示,共享单车今年首2个多月的投诉量已超过去年,其中乱泊车、按金难退更为投诉焦点。针对泊车乱象,经营商有所谓的“红包和游戏模式”吸引用户将车踩离原来的堵塞地点(目的地),然而基本奖励形式的解决方法所能达致的效果只是微乎其微。单就无桩共享单车于繁忙时间聚集的问题,用户之所以聚集于堵塞之地,乃因方便,若下车后仍步行一段距离,难免违反使用共享单车的初衷。难怪不少市民会认为,倘若靠红包,倒不如由经营商派专人适时调配单车,则更为有效快捷。
经营商自身制造出来的问题则是“单车垃圾”。由于经营招客的手段并不是服务及体验,或以科技作为导向,来吸引用户,而是用相对简单粗暴的“金钱诱惑”来竞争份额,如推出红包、免费乘行及用户补贴等。可以预示到的是,产业长此下去将陷入恶性竞争的局面,购车或维修成本将被压缩,造价低、质量差的无桩共享单车充斥市面,如此一来质素难保,用户用车安全难有保障,同时单车拆旧快,大量单车垃圾亦会涌现。
上月初,上海黄埔区更有近5000辆共享单车遭因乱停遭扣起,引起一时热议。上海市自行车行业协会近日发通知称,黄浦区是上海市中心停车位最短缺的地区,非机动车停放道路额上限为15万辆,其中8万辆已经为电动车占用,余下的7万泊位只有2万属于共享单车,5万属于私人单车,同时提醒共享单车经营商“共享单车在黄浦区投放过多,请谨慎投放”。说到底,这是基于政府与经营商缺乏沟通所致,故经营商与政府须定期评估共享单车的饱和度,及建立一套有效的管理方案,包括设定创业门槛,才能利于城市及经营商的长远发展。
共享与参差的公民质素存在矛盾
共享单车虽是商业产物,但广义地理解,亦可算是一项“半公共”的商品,故在上需要良好的规划,在下则需要相当的公民质素,才能使之行之有效。然而中国社会长期为人诟病的就是缺乏“信任制度”(Honor System),一旦无人监督时,单车往往遭到破坏。
如被不法之徒拆掉零件变卖;用户在单车多加一重锁,令共享单车变成私享单车;甚或有人想到利用单车做商业宣传,如贴上足浴、夜总会及甚至色情广告,诸如的不文明不道德行为层出不穷。
由于共享理念与参差的公民质素存在着根本的矛盾,可以改变歪风的也只有公民教育。冰封三尺,非一日之寒,彻底的改变不是一两代人的事,目前不文明的情况难免会持续下去。
(文章纯属作者意见,不代表香港01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