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eam Deck开箱上手实测|握持手感极佳爽打平台Game 64GB最抵玩

撰文: 林卓恒
出版:更新:

Steam Deck开箱上手实测 握持手感极佳爽打平台Game 64GB最抵玩|亚太区Steam Deck预定于今年年末开始发货,相信不少人都对此Steam官方手提主机有兴趣,以下为《香港01》科技玩物频道Steam Deck开箱及上手玩感想,分析Steam Deck的优劣点及游戏表现,以便大家参考要不要买 / 要买哪个版本。

机身虽然大部但极好揸 并没有想像中易累

第一次看到Steam Deck的实物时,很可能会被它的体积以及按钮数量之多吓倒;但是记者可以向大家保证,Steam Deck的握感是极之舒适。虽然机身确实很大部,重量约670克也是偏重(相比之下Switch重量只在400克左右);但是机身的平冲做得非常好,加上机身左右两端造成握把形状方便握持,双手拿起并不会觉得很重。当然握起来还是会有点“坠手”的感觉,但是那种令人放心的重量感而非单纯拿著重物的辛苦感觉,一般男士handheld拿著玩一两个小时肯定不成问题。可以分享一个感想是,Steam Deck拿上手时,记者的感觉有些像是拿著一部放大了很多的NeoGeo Pocket。

Steam Deck还有一个优胜之处是用料扎实有机械感,而且磨砂面模起来很舒服,不像Switch和Toy-Con有玩具的感觉。

👉STEAM Black Friday 减价最平6蚊|FIFA23六折|Battlefield $35

按图放大更多Steam Deck开箱图片:

+16

👉胜利女神:妮姬首抽攻略|快刷首抽方法 开局最强角色推荐|手游

按键虽多配排合理

按键方面Steam Deck虽然按键很多,但是配置合理用起来很舒适;左边的Steam制功能上类似PS的Home掣,右边的“。。。”掣则是快速设定。不过说到机身最大特色,当然还是左右各一个的track pad,这也是记者非常欣赏的部份,习惯之后track pad是极方便和实用。

👉胜利女神:妮姬攻略|版本地区选择 兑换码一览 必做一件事|手游

右边的track pad可以触控方式控制浮标,和Dual Sense的touchpad相比准确度更高;一个记者很喜欢的地方当鼠标停在可滚动的选单上时,右track pad会变成滚轮,然后在滚动时还会一直有震动作触觉返馈,透过触觉令玩家更容易掌握浮标滚动的速度,是记者事前完全没有想过而且十分惊艳的功能。同时Track pad也可以按下去当成十字掣输入上下左右,很多时比十字制还要方便;尤其是刚按完Steam键时,左手手指公稍稍移动即可用touch pad来操作选单,非常便捷和舒适。

Steam Deck的track pad远比预期中好用

👉战神诸神黄昏God of War Ragnarok攻略|玩前必知10个实用小知识

机背的L4、L5、R5、R5键也是好用;例如在《Apex Legends》中,当使用手掣操作时,除非将按键配置设为“Ninja”否则难以边跳边射,但Ninja配置在ping和使用战术技能时又不太方便。有了Steam Deck额外多出来的4个LR掣,便可以将跳跃和滑铲配置在L45或R45上,就能容易地边滑铲跳射边用右analog瞄准了 - 记者本来是这么打算的,却发现Steam Deck上的Apx Legends无法支援L45和R45键;只好含泪放弃这个想法。

通常要较高级的手掣才有的额外LR键,Steam Deck直接送给你了,但貌似目前不少游戏都未支援

👉 战神:诸神黄昏God of War Ragnarok攻略|早期必学强力技能推荐

L型充电线置顶劲实用

另外一个记者非常欣赏的地方是Steam Deck本体电源接口位于机身顶部,相比上,记者有一个很不喜欢Switch的地方,就是当想躺在床上边充电边玩Switch时会被电源线顶著自己的肚腩;而从机顶插线的Steam Deck就没有这个问题,站著坐著还是躺著玩都那么舒适,设计聪明。

机顶入线实在太好

👉 God of War Ragnarok攻略 全诺伦三女神宝箱位置及解法(上)|战神

一点美中不足

Steam Deck机身配置方面唯一一个美中不足处是L1及R1掣感很轻很薄,有点像是Toy-con的LR掣,除了没什么反馈感之外,最怕是像Toy-con一样容易亏/坏;另外还有一个可能有人会较在意的问题就是Steam Deck的风扇声颇大。但除此之外,Steam Deck的外型及按键配置都令人非常满意。

Steam Deck的屏幕可以touch screen触屏操作,但如果怕留下手指印或油污的话,可以配合触控笔使用。

系统界面简洁易用

讲完硬件再来讲讲主机容量和系统;首先是主机内建容量不多,有64GB、256GB和512GB三个版本,现今大作游戏往往需要数十甚至100GB以上的容量,一些游戏如Forza等如果在64GB主机上更直接是不够容量安装。但是steam deck设有micro SD卡插槽,可以将游戏安装在SD卡内,因此并不需要用到太多主机容量。

一只Forza都128GB,64GB版如果不插卡就安装不到了

👉战神诸神黄昏攻略 奥丁的渡鸦位置一览(上)|God of War Ragnarok

使用micro SD卡装Game一样流畅

可能你会说Steam Deck主机内建高速SSD硬碟,速度理应比SD卡快;但是据不少外国网站/媒体测试,使用micro SD卡来安装游戏,读取时间和将游戏装在Steam Deck内建的SSD没有太大分别、甚至在一些游戏和SD卡牌子中SD卡读取速度还要更快。如果主要不是玩动辄数十GB容量的3D大作,读取速度就更不成问题了。当然高容量版的Steam Deck除了容量之外还有其他硬件提升,但如果不是太特别在意spec的玩家,个人会建议买64GB版Steam Deck再插SD卡来装游戏。

SD卡插槽位于机身右下

👉哆啦A梦牧场物语2攻略|商店营业时间一览 5个必知实用小技巧

界面简洁好用

界面方面整体而言简洁好用,分成明确的上下和左右两个方向,选单通常以上下排列选择分类,然后按L1和R1来切换分页,配置简洁易用拿起主机很快就可熟悉哪个功能在哪里。一个记者很喜欢的功能是按Steam+R1掣即可快速cap图,cap好的图片可以上传至steam伺服器自己的空间内;不过目前尚未有将截图发布至Twitter或Facebook等social media连动功能,如果将来可以加入的话就更方便了。

另外值得一提是Steam Deck内建十分全面的效能监测器,可即时反映GPU、CPU使用率及游戏运行帧数,以便玩家因应效能表现相应调整游戏的画面设定。

👉哆啦A梦牧场物语2攻略|开荒早期极速赚钱方法 第一日即买大背包

效能及发热简单测试 玩大作宜配合底座变台机

Steam Deck其中一个颇多人垢病的地方是基本输出只有1280 x 720(即和Youtube的720p影片差不多),不过若以手提模式而言这个解像度是足够有余了,个人会觉得FPS会比较重要。记者以Steam Deck试玩Forza 5,以预设画质进行游戏,大致上可维持在50FPS左右,偶然会跌至40;只是基本上一进入游戏之后全程GPU、CPU使用率100%,机身也很快开始发热风扇全速运转。另一方面在试玩Hollow Knight时,则是全程极稳定的60FPS,GPU、CPU使用率也一直在20%左右的低水平。

玩2D Game稳稳的60FPS不是问题。

👉突击莉莉Last Bullet首抽手游攻略|开局必刷角色推荐 刷首抽方法

总结:一揸上手就返唔到转头

未拿到Steam Deck之前记者还想著都有电脑和PS5了,似乎没有必要再拿数千元来买一部效能不是特别强的手提PC吧;只是到实际一拿上手的时候,单是那个手感就已经令人上瘾般著迷,以至于是马上想去买水货的程度了。

个人看法是Steam Deck用来玩一些2D游戏或对硬件效能要求较低的独立游戏更为适合,例如用来玩Steam上十分流行的类恶魔城银河战士(Metroidvania)游戏、像素风格游戏、文字冒险游戏或是一般对硬件要求较低的JRPG类游戏就最fit。如果你喜欢玩这类游戏、又喜欢搭车打机或习惯将游戏机带出街打,Steam Deck就是你的完美主机了。

Steam Deck支援蓝芽,Dual Shock 4、Dual Sense、Xbox手掣等都可以用,座埋台就和console没什么分别了

若想用Steam Deck来玩Cyberpunk 2077、巫师、Forza、Elden Ring等3D大作游戏,则比较建议加个dock再接驳至屏幕 / 电视当成座台主机;现时市面上已有不少第三方Steam Deck底座,一些能够将Steam Deck画面upscale至4K甚至8K输出,另外也有些附带散热功能可提升Steam Deck在玩大作游戏时的表现。当然这些游戏用手提模式虽然也不是不能玩,但始终折煞了机体本身的效能和电量,然而若是妥协地以较低画质来玩,感觉又差了那么一点。如果本身家中没有高性能电脑或游戏主机,也是颇推荐添置底座来将Steam Deck变身成座台主机。

👉AI绘图大流行 灿神、馆长梗图秒变美少女 调味料瓶变肉腿萝莉

👉Marvel Snap漫威:瞬战超能攻略|基本玩法解说 卡牌升级解锁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