抢人才|科学家颜宁掌深圳医科院 雷鼎鸣爆科大邀任理学院长失败

撰文: 何瑞芬
出版:更新:

新一份施政报告其中一大重点是“抢人才”,但香港最新输了一仗。香港科技大学经济系荣誉教授雷鼎鸣今早(4日)出席一个论坛时透露科大拟邀中国著名结构生物学家、美国科学院院士颜宁出任理学院院长,更指科大曾带颜宁一同“行山”视察校园环境。不过,颜宁周二(1日)宣布将辞去美国普林斯顿大学教职,但表示将全职回国协助深圳建立深圳医学科学院,并出任创始院长。

立法会科技创新界议员邱达根表示,事件正正警示政府应尽快落实施政报告提到的一站式“人才服务窗口”等措施,并应该革新思维,参照新加坡,以较商业化方式招商引才。他强调香港与深圳非完全敌对,认为两地可商合作联招,同帮助大湾区吸纳人才。

雷鼎鸣透露科大已邀颜宁“行山睇环境”

雷鼎鸣今早出席灼见名家周年论坛,讨论主题为“后疫情时代香港新机遇”,席上透露科大曾力邀颜宁出任该校理学院院长一职,更已邀她到科大“行山睇环境”。雷鼎鸣表示,深圳在投资创科力度远较香港大,料颜宁单单住宿津贴已有几百万元。

颜宁月初宣布任深圳医学科学院创始院长

据陆媒报道,颜宁周二(1日)在2022深圳全球创新人才论坛中宣布,将辞去美国普林斯顿大学教职,回国到深圳协助创立一所集科研、学生培养、经费资助等于一体的新型研发机构,即深圳医学科学院,颜宁将担任创始院长一职。该消息不仅引起内地学术界热议,更有包括官媒在内的大批传媒争相报道,成为内地网络话题。

至于另一边厢位列本港“三大”之一的科大,其在英国《泰晤士高等教育》(Times Higher Education,THE)最新排名为58,在另一权威英国高等教育调查机构(QS)排名中,则排第40位,在两个排名均位列百大中游至中上游位置。

邱达根:事件反映应尽快落实抢人才政策

科技创新界立法会议员邱达根表示,今次事件反映本港发展创科有急切性,应尽快落实《施政报告》一系列“抢人才”及发展创科的政策,“人才服务窗口”及“招商引才专组”应尽快开设,由于两部门属不同政策局管理,认为局与局之间必须紧密沟通,以灵活变通的方法运行。他又提到,港府在抢人才时必须革新思维,勿用官腔态度,应参考新加坡,更加商业化及人性化去处理。

立法会议员邱达根。(资料图片/张浩维摄)

邱达根表示,目前美国出现针对华人科学家的现象,华人科学家的发展前景、出路及升迁受到一定限制,但美国院校正正有大量华人科研人员驻扎,香港应把握机会吸纳该批回流的华人科学家。他建议政府应兴建更多创新斗室(InnoCell)提供住宿设施予创科界人士,若冀吸纳像颜宁般具知名度及实力的教授,可提供政务人员宿舍予他们,尽量配合其需求。

邱达根:唔系100%输哂 港深非敌对

他又认为,虽然科大痛失人才,但香港亦未必“100%输哂”,因深圳同属大湾区城市,人才到深圳一定程度都可帮助香港,强调大湾区城市之间并非一定敌对,亦可在招商、招人才时联手合作。

颜宁30岁已任清华教授 2019年当选美国科学院院士

现年44岁的颜宁为中国著名结构生物学家,1977年11月出生于山东章丘,2000年本科毕业于清华大学,2004年博士毕业于普林斯顿大学,2005年至2007年在普林斯顿大学分子生物学系从事博士后研究。2007年,年仅30岁的颜宁任清华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成为“清华最年轻教授”。

至2017年5月,颜宁接受美国普林斯顿大学邀请,受聘普林斯顿大学分子生物学系雪莉·蒂尔曼终身讲席教授,2019年当选美国国家科学院外籍院士。2021年当选美国艺术与科学院外籍院士。据陆媒引述,颜宁主要从事与疾病相关的重要膜转运蛋白、电压门控离子通道的结构与工作机理及膜蛋白调控胆固醇代谢通路的分子机制方面的研究。

科大。(资料图片)

根据深圳市政府公报去年3月印发的《深圳医学科学院建设方案》(下称《方案》),深圳医学科学院选址坪山区,按照全新机制的要求,主要建设“四平台一智库”,力争到本世纪中叶成为全球著名医学研究机构。

《方案》提及目标在2025年,以深圳医学科学院为中枢和桥梁的深圳医学科技协同创新共同体基本建成,针对重点人群和重大疾病的防治技术获得阶段性突破;到2035年,以深圳医学科学院为核心引擎的粤港澳大湾区医学科技协同创新体更加成熟定型,重点领域研究取得重大进展,针对重点人群和重大疾病防治关键技术获得显著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