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评.来稿】《大亨小传》与费兹杰罗:拥抱失败的盖兹比
英伦才子艾伦.狄波顿(Alain de Botton)在《我爱身份地位》(Status Anxiety)一书里提到,驱使人们争名逐利的最大动力,也许并非来自金钱和权力的诱惑,而是出于对“爱”的渴求。他说,由于社会上尽是势利之徒,故惟有攫取财富地位,我们方能得到友人、恋人,甚至亲人的关怀与珍爱。
文:健次
狄波顿的见解未免愤世嫉俗,却也揭露了现代都市人的焦虑︰要么成功,备受世俗敬仰;要么失败,落得孤苦伶仃。于是,我们拼命读书、工作、赚钱,其实不过希冀以一己之力,换得旁人一点肯定和认同罢了。但是,这又谈何容易?
成长于美国“咆哮的二十年代”(Roaring Twenties)的费兹杰罗(F. Scott Fitzgerald),对个中辛酸就深有体会。不要看他一副纨绔子弟的模样,其实他出身寒微,全赖亲戚资助才能入读常春藤名校,毕业后当上收入微薄的广告员,常因阮囊羞涩而自卑自怜。偏偏他又没有自知之明,贪恋上流名媛,这在当时阶级流动追不上思想变革的美国社会中,难免被人当众奚落︰“癞蛤蟆吃天鹅肉?想也别想!”就连爱妻泽尔达(Zelda Fitzgerald)也曾因其身无分文而解除婚约。尽管他日后靠写作名利双收,抱得美人归,但这些不堪回首的往事,已如烙印烫在心头,成为《大亨小传》(The Great Gatsby)一书的灵感泉源。
多得数年前由狄卡比奥主演的同名电影,现在提起《大亨小传》,几乎人人都知道主角盖兹比,以及他那段曲折的爱情故事。这位家财万贯的神秘大亨,骨子里其实是个痴情的乡村小子,他之所以广邀城中名人到其宫殿般的别墅夜夜笙歌,原是为了重遇朝思暮想的梦中情人。多年前,盖兹比与出身望族的黛西彼此倾心,但碍于身分悬殊,自惭形秽的他主动离开,只身来到繁华的东部闯荡。多年后,盖兹比通过走私贩毒敛财致富,却始终忘不了已为人妻的黛西,日夜幻想著把对方拥抱入怀,后来在另一要角尼克的帮助下,方得以再次与佳人聚首。然而,盖兹比发现,不论是自己还是黛西,内心早已被私欲、自我等执念占据,再也无法给予对方最纯粹的爱;故此,尽管盖兹比付出所有,最后还是无法收获到最渴望的爱情……
盖兹比的悲剧,正是费兹杰罗心灵的具像。过去,失败的阴影一直缠绕著费兹杰罗,使他害怕妻子泽尔达会因贫穷而再次离弃自己,故只好拚命写作赚取稿费以供养她、取悦她,但反过来也因此束缚著、折磨著自己。就在他写作《大亨小传》时,俩人的婚姻陷入危机,他急需寻找情绪的出口,于是把往昔受挫的经历、失去的恐惧,以及对纸醉金迷的社会氛围的不满,全部倾注到小说之中。对费滋杰罗来说,创作《大亨小传》的过程就像一次“写作治疗”,既通过盖兹比那令人扼腕的一生,去宣泄积压多年的酸楚和焦虑,同时也借尼克悲悯的目光和话语,去安抚心中的伤痛与彷徨。
其实,不论盖兹比还是尼克,都是费兹杰罗的分身,前者象征著其至情的一面,后者则代表那善良的部份︰尼克虽然优柔寡断,欠缺实践理想的勇气和毅力,却能够不受流言蜚语及身份地位的迷惑,用宽容平等的态度去对待每一个人。这也就是为甚么他能够让每个人都愿意亲近,甚至能博取盖兹比的好感,让其敞开心扉的原因。也惟有尼克,愿意在盖兹比众叛亲离,失落无助的时候,以最坚定的语气去维护其人生的尊严和价值︰
“他们都是混蛋!他们没有一个比得上你。”
尼克这一声呼喊,不单抚慰了盖兹比,也抚慰了费兹杰罗,同时抚慰了现实中那些挣扎于成功与失败的焦虑心灵。
(本文为投稿,稿件可电邮至iwanttovoice@hk01.com;文章纯属作者意见,不代表香港01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