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应即启动培养技能运动 纳入疫后复苏战略|薯片叔叔专栏
(编按:前财政司长曾俊华离开政府后,成立“薯片叔叔共创社”推广EdTech教育科技。“01教育”致力推广领先教育思维,邀请曾俊华先生撰写教育专栏,每周于“01教育”分享他对教育发展的意见。相关合作可电邮联络 education@hk01.com )
在早前举行的“全球教育科技峰会”上,密涅瓦计划(Minerva Project)的创办人、主席及行政总裁兼美国密涅瓦大学(Minerva University)校长Ben Nelson指出,“教育机构教授的内容大部份都不重要,并且是以我们不会记得的方式教授”。密涅瓦大学被视为全世界最具创新性的大学,其课程旨在培养学生慎思明辨、创造性思维、沟通和人际交往能力。所有课堂都以跨学科的方式网上进行。学校没有实体校园,学生在世界各地不同城市的现实场景中实践所学。
培育能令我们应对现实世界挑战的技能这个议题不断在“全球教育科技峰会”出现。墨西哥蒙特雷科技大学未来教育研究所(Institute for the Future of Education)执行总监冯进能博士指出数码化、长寿、全球在地化以至新冠疫情这些巨大趋势正破坏未来工作,使我们需要新的教育模式,由前置式改为持续终身学习,由标准化改为多元进路。
作为资深高等教育专业人士,Michael深入参与了新加坡“技能创前程行动”(SkillsFuture movement)。其最新的《未来经济及技能需求报告》(2021)列出三大增长领域和需优先掌握的技术以把握新机遇。
三大增长领域包括“数码经济”、“绿色经济”和“护理经济”,所需优先技能涵盖数据工程和数据分析、物联网、绿色流程设计、环境管理,以至市场研究、持份者管理、道德理念等。除了上述提及的技术外,报告同时强调一系列可转移的“软技能”,有助人们慎思明辨、与人交流并与时并进。
Michael提出5大发展方向,使我们的教育系统更具包容性、切合社会需要和高效:
1. 令社会不同阶层得到可以负担的学习
2. 增加每个人接受高等教育和终身学习的机会
3. 发展技能以支援公司业务转型和工作流动性
4. 设计有效以能力为本的学习系统
5. 令教学更吸引,提升学习成果
吸引人才也成为近日香港社会最关注的议题。为了解决不同行业人才短缺问题,我认为现在是时候启动香港的培养技能运动,作为香港于疫情后复苏策略的其中一部分。香港需要确保城市可持续发展所需的硬技能和软技能,为此进行类似“技能创前程”未来经济及技能需求的基本及前瞻性分析,同时探讨教育和终身学习系统应如何重新设计,以装备我们迎接未来。
这些都不是能用急就章方法解决的重大挑战,但我们每个人都可以发挥自己的作用,制造改变动力。
学校和大学应采用以能力为本学习方法。制订、追踪和分析软技能在10年前可能遥不可及但透过科技已变得可能。在“全球教育科技峰会”上,其中一间教育科技企业“Territorium” 展示了它的人工智能平台可以如何捕捉学生在学术、课外和工作学习经验,并将其转化为详细的能力学习记录,取代传统的成绩表。
雇主们应该加大对雇员技能的投资,提供能够满足雇员需求及兴趣的学习及发展计划。 “Go1”的共同创办人 Vu Tran 在峰会上分享公司的使命,如何通过其电子学习平台上涵盖不同主题的精选微型课程赋权雇员、建立他们的好奇心和提供容易接触及按他们需要的自选学习机会。企业也可以在人才发展和教育科技市场寻找新的商机,正如凯德置地结合学习、生活、工作和休闲概念的地产发展项目所示。
薯片叔叔共创社正在做我们的一小部份,我们希望将志同道合的组织聚集在一起,分享实例典范并尝试新的学习方案。在上一篇文章中,我提到我们正组建一个由学校领袖组成的小组。在成人学习方面,令人鼓舞的是,在“全球教育科技峰会”上一些人才发展合作伙伴已经表达了他们共同推动香港技能建设运动的兴趣。如果您的机构想成为这个先驱小组的成员,请与我联系。
最后,我们所有人都应该让学习成为终生的追求,并创造自己想要的未来。正如我们的峰会主持人Diana Wu David为峰会作出总结时引述印度国父圣雄甘地对世人有深远影响的名言—“你自己必须成为你在世上想见到的那个改变(Be the Change you want to see in the world)”。我们应团结一致,为我们希望在香港看到的改变作出贡献。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仅代表作者的个人立场和观点,不代表香港01的任何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