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髪|人到中年更易秃?针灸定中药好?中医拆解脱髪体质+治疗方法

撰文: 医师Easy
出版:更新:

无论男女都希望拥有一头乌黑浓密的头发,但事实上,不少港人都因脱发感到烦恼,而且问题更呈年轻化趋势。头发稀疏、发线上移,外观看起来的确会像老了十年,令自信大减!本文特意请到怡健堂注册中医师吴敏清,为大家分析常见的脱髪成因,同时会拆解坊间生发疗程的成效,亦有中医治“斑秃”的真实个案分享。

中医分析脱髪成因 肝郁肾虚体质要留意

正常人每天平均会掉落50-100根头发;如掉发量明显增多,头发较前稀疏,则属病态。中医称脱发为“柱发癣”、“油风”、“斑秃”等;“柱发癣”相当于现代医学指的脂溢性脱发,而“油风”、“斑秃”即是俗称鬼剃头的脱发。

吴医师指出,先天禀赋不足、后天调养失当、年老、体虚等都是脱发的主要成因。“先天禀赋不足,即是与遗传相关。‘肾其华在发’,肾气肾精充足则头发浓密;如先天或年老肾气肾精有所亏损,则易发枯脱落。”

她续解释,“后天调养失当包括过度烫染头发、使用不适当的护发产品、经常挨夜等。另外,长期精神紧张、压力过大,可导致肝气郁结、气血不畅,亦是脱发的常见病因。‘发为血之余’,产妇如失血过多,亦较易导致血虚脱发。同样地,如体质为肾虚、肝郁或血虚的人士,都会较容易出现脱发问题。”

过度烫染头发、使用不适当的护发产品、经常挨夜等都是常见的脱发病因。(图片:视觉中国)

人到中年更易脱发?男性比例更高!

其实脱发问题可见于任何年龄人士,而中年人士发量逐渐减少,基本上与气血、肾气亏损等生理因素有关。《黄帝内经》曾分别提及,“女子...五七阳明脉衰,面始焦,发始堕”、“男子...五八肾气衰,发堕齿槁”,意思是无论男女身体都会老化,分别会在40岁及35岁后开始脱发。

而根据2020年中国卫健委的调查数据显示,男性和女性脱发人数分别为1.64亿人和0.87亿人,男性脱发比例显著高于女性。虽然脱发看似普遍,但吴医师仍建议一旦发现问题,最好尽快求诊找出成因,以便及早治疗。

中年人士发量逐渐减少,基本上与气血、肾气亏损等生理因素有关。(图片:Shutterstock)

针灸、中药相辅相成 改善脱发外调理体质

吴医师表示,“一般来说,内服中药和针灸是最常用的治疗脱发方法。首先,中医会根据体质及身体状况处方专属药物予脱发患者服用,改善引起脱发的根源问题。同时还会配合针灸,而方式大致上分两种,包括普通针刺或梅花针治疗。在头皮穴位及秃发位置落针或轻叩梅花针,配合远红外线灯照射,可促进头皮部气血运行、刺激毛囊重新长出头发。视乎情况,中医有时亦会配合中药外洗或外涂药。”

在秃发位置轻叩梅花针,可促进头皮的血液微循环。(图片:Shutterstock)

治疗脱发切忌药石乱投,对比起坊间其他的生发疗程,中医会针对患者的源头病因和体质等来制订改善方案。除了能改善脱发之外,亦可以起到调理身体的功效,而且甚少有副作用。

真实个案分享 — 中医治“斑秃”

吴医师也分享其中一宗难忘病例,患者为一名约20岁“斑秃”男生。该男生自中学起每隔一两年,头部便轮流出现多个脱发区,最严重时甚至有九成头发脱落。

她指出,“患者初求诊时刚出现第一个直径约4cm的圆形脱发区;因患者自小头发偏少,考虑为先天肾气不足;而观察到头油偏多,应多为痰湿;故予补肾祛湿中药,加上针刺治疗。治疗一个月后,脱发区便见到散落新发长出,另有新起直径约1.5cm的脱发区。治疗三个月后全部脱发区均有正常生长头发。”

吴医师也分享其中一宗难忘病例,患者为一名约20岁“斑秃”男生。(图片:Shutterstock)

吴医师补充,“斑秃”的脱发治疗难处在于患者有机会在治疗途中有新起脱发区,很多患者会担心或以为治疗无效。其实只要整体脱发减少,原有脱发区有新起头发,则为有效,患者可放心继续治疗。

吴敏清
注册中医师
香港浸会大学中医学学士 及 生物医学理学士
(照片由医师授权刊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