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改戏名有几难?一套戏要谂50个:决定权在伟大的片主
最近有套戏叫《外星异煞》……唔系,《外星生物》……唔系,《外星生命》先啱,转个头可能又唔记得。电影中文戏名真系好紧要,尤其是西片,一个好的戏名随时能改变电影的命运,当你根本不记得它叫《天煞异降》还是《天降异煞》还是《异煞天降》,这套戏还能令人留下深刻印象吗?
要帮一套戏改戏名,先看完套戏是常识吧。“有时有,有时冇啦,十二码一系入一系唔入。”在安乐电影工作12年的司马丁,和他有点文青的外表相反,说话有点“kai”,也爱打比喻,改戏名除了要懂中文,还要像司马丁一样,有点kai,有点联想力,有点想像力,不过说到尾,都是“玩文字来吸引人注意力,即系‘sell嘢’。”
改戏名,原来不一定要看过套戏,改戏名,也不一定“一击即中”,5个?10个?答案是50个,而且只得两个人改。“一男一女,比较objective(客观),互补长短。”一套戏要谂50个戏名,剧情又不离外星人袭地球或者地球第N次毁灭,“天煞”、“异煞”、“奇缘”、“杀机”这些关键字少不免出现,当然司马丁没有关键决定权,“有时会有民主的投票,都会有一轮经过筛选的投票啦。”说着他自己也笑了:“最终的决定权都在伟大的片主身上。以前山高皇帝远、资讯不发达,你改甚么名字都冇人知,现在甚么都要向上请示。鬼佬不懂我们的笑点,有时会lost in translation。”
鬼佬难懂,但原来港产片也要他们改戏名,懂不懂不是重点,司马丁又打了个有趣的比喻:“好似认人程序,警察总部总会找一堆不关事的人,明知不是犯人的,都要收钱上去企一企,才证明到‘那个’才是真正的‘凶手’,万绿丛中一点红,众里寻他千百度。”近期香港人对这个应是最了解了。
《月亮喜欢蓝》、《枪狂帝国》、《爸不得妳快乐》都是他近期喜欢的中文戏名,对于中港台戏迷会针对各地译名互相指骂,作为行内人,司马丁认为需要的不是争论,而是自信,要相信自己的文化,同时要平衡各方利益,有玩味又能成功“过关”着实不易,“之前做过《夺命西》、《取“西”经》,我一个麻甩佬,一路写一路笑,玩得好开心,但别人会不会收货又是问题,现在要面向公众,有人一不喜欢就网上闹你。好多人变得好脆弱,好容易踩地雷。”在这个敏感的年代,戏名也是敏感的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