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敌通胀 日本卡乐B宣布全体零食加价 不加价就把容量缩水

撰文: 欧敬洛
出版:更新:

日圆在下跌的同时国内持续通胀,日本卡乐B在6月22日宣布会调整旗下150多款零食的价格或容量。部分加价,部分维持原价——但缩小容量。这是继有国民小吃之称的“栗米棒”加价后,再有零食大规模加价,通胀影响深入民间。

日本5月份核心消费物价指数(CPI)同比上升2.1%。通胀已连升9个月,亦是连续2个月高于央行设定的2%通胀目标。扣除新鲜食品和燃料成本后,5月通胀同比仍升0.8%。

栗米棒(うまい棒)是日本最知名的小食之一,短小的栗米棒有十多种口味,口感酥脆。栗米棒自开卖至今40年维持10日圆(6仙港元)的价格,平绝所有零食,成为日本最具知名度的国民小吃。

图为2020年5月,日本一家超级市场。日本近月因通胀多个商布宣布加价。(AP)

然而在4月生产销售栗米棒的Yaokin公司宣布受燃料和材料价格上升关系,决定调整售价至12日圆。

虽然2日圆的加幅不算什么,但栗米棒涨价在日本具有象征意义,这代表着最良心的企业也抵受不了成本上涨带来的压力,终究要把成本转嫁消费者。

两个月后,卡乐B同样宣布要为旗下零食调整价格,并称所有零售价格会有5至20%左右的升幅。部分零食即使不作价格调整,也会缩小容量节省成本。例如把80克重量的薯片,减至72克。

“缩水式通货膨胀”(Shrinkflation)不是什么新鲜事,在其他如美国等其他地方也会进行。但一旦产品缩水,即使经济环境改善也很难涨回去。如一盒纸巾有100张缩至92张,未来纸巾也只最多只会有92张。

消费者权益倡议者、美国麻州前助理检察长德沃斯基(Edgar Dworsky)数十年来在他的消费者世界(Consumer World)网站记录缩水式通胀:“由于通货膨胀,我们此刻正好处于海啸中。”

德沃斯基指出,制造商偏好缩水式通膨,因为他们知道客户会注意到价格上的调整,但不会留意净重或其它细小变化,像是纸巾的张数,食品的容量等。厂商还可以使用一些技巧来转移消费者对于内容缩水的注意力,例如在包装上贴上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