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何栢良指食肆爆发群组属预期:唔好俾轻微个案影响复常
本港出现多个群组爆发,有专家亦警告,第六波疫情随时两周后出现,港大感染及传染病中心总监何栢良今早于电台节目上表示,室内场所爆发群组属预期之内,相信是卫生署卫生防护中心针对场所作跟进、追踪的结果,指“其他场所都会出现小规模群组爆发,只系市民唔掌握”,又料随着有更多室内场所开放,确诊个案数目会稍微上升,惟“唔好俾无病征、轻微个案影响复常”,呼吁市民毋需太担心。
中大公共卫生及基层医疗学院助理教授郭健安于同一节目表示,自己及团队对未来两星期的疫情变化较乐观,预计秋冬季才是爆发高峰期,因届时市民接种疫苗时间相距已远、免疫力下降及新变种等,强调认为有新变种才会爆发第六波,现时只属第五波余波。
▼5月7日 卫生署公布元朗牡丹金阁尚品火锅涮涮锅爆疫▼
何栢良:其他场所五月相信都会出现小规模群组爆发
何栢良于港台节目《千禧年代》表示,随著复常逐步推进,市民光顾餐饮处所会除口罩进食,爆发群组属预期之内,因卫生防护中心选择性、针对场所作跟进、追踪,加上进入处所需要使用安心出行及疫苗通行证下容易追踪,其他场所五月相信都会出现小规模群组爆发,只是市民未掌握,认为只要打齐两针复必泰或三针科兴,食饭、游水都不用太担心。
何栢良亦在《商台》指出,5月约有3000宗本地感染个案,绝大部份不知其感染途径,当局亦难以追踪感染源头,并称不是大问题;现时确诊个案都是无病征或病征轻微,公立医院住院数目拾级而下,故不应因个别群组爆疫而拖慢复常步伐 。
▼5月15日 观塘工厦“御善私房菜”爆疫▼
预测有时会“警钟误鸣”
他续指,整体香港酒楼、餐厅都配合政府要求,而本港流行的变种病毒BA.2经由空气传播,场所负责人角度而言可做的都“差唔多”,关键在于顾客要检视自己的接种情况,他解释指,因“政府推疫苗通行证的步伐跟唔上复常步伐”,而政府现时则应该对症下药,以行政手段令市民适时接种第三针,而非聚焦一两个处所。
他指出,现阶段不应取消疫苗通行证,形容疫苗通行证在过渡期扮演重要角色。只要市民完成疫苗接种,以及社区百分百复常,就可以考虑取消。另外,他又提到,预测有时会“警钟误鸣”,香港大学早前预测坚尼地城一带可能会出现爆发,但结果是当区的确诊个案并非在18区中最高,北区属最多个地区;大埔则是最少。
中大研究:接种复必泰比科兴抗体高10倍
何栢良引用最近的中大研究指出,接种3针复必泰的成年人,体内的中和抗体水平百分百达标,平均数值达到95.1,相反接种3针科兴的成年人,体内的中和抗体不达标,平均数值仅9.3,两种疫苗的效能相差10倍,因此呼吁市民要以科学为本,接种复必泰。
他又建议政府上门为长者接种复必泰,如60岁以上长者之前已打两针科兴,第三针应打复必泰;如长者之前已打三针科兴,第四针应打复必泰。
▼5月12日 卫生署公布“新旺会”爆疫▼
爆发新一波疫情通常涉及新变种
对于港大医学院院长、政府专家顾问梁卓伟早前预料,本港两星期后会爆发第六波疫情,何指并无听梁解释其说法,认为媒体报道属二手资料,市民应小心经转述后说法会有偏差,又指新一波疫情通常涉及新变种,关键在于新变种有否走入社区,而稍后有更多室内场所开放,料确诊个案会稍微上升,强调“唔洗担心,唔好俾无病征、轻微个案影响复常”。
▼5月13日 卫生署到上环星月楼视察▼
郭健安:预计秋冬季是爆发新一波疫情的高峰期
郭健安则称,自己及团队对未来两星期的疫情变化较乐观,因大部分曾感染的市民已免疫,第三针的效力对大部分市民来说是补充抗体,预计秋冬季才是爆发高峰期,因相隔数个月至半年,市民接种疫苗时间相距已远令免疫力下降,届时亦有可能出现新变种,更强调要有新变种才会爆发第六波,现时只属第五波的余波。
他又预计,未来1、2星期,会有第5波疫情余尾的反弹,确诊个案有机会回升到低4位数,但不会到第5波疫情高峰的情况。
对于有专家撰文指,年轻成年人进一步接种,对清零或维护医疗系统难言再有明显助益,郭对此认为,60岁以下人士属工作高危群组,加上与内地通关的要求上,“从大局而言,经济结合公共卫生角度要继续(接种)”,亦要考虑短时间内会否有新变种流入香港,欧美大部分人感染了BA.1后,料不会再反弹,惟当稍为亚型的变种出现就反弹,故此需要审慎考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