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环署防治虫鼠预算开支7.51亿元创5年新高 每只捉鼠成本$10,880

撰文: 区礼城
出版:更新:

本港去年全年整体鼠患参考指数较上一年改善,然而开支及编制人数不断上升,成效却备受质疑,根据最新立法会文件显示,食环署有关防治鼠患的整体开支由2017年度的5.69亿元,升至去年度的7.31亿元,升幅约28%,去年度捕获活鼠及收集死鼠的数目合共为67,182只,平均每捉一只老鼠的成本为10,880元,署方预算今年度防治虫鼠开支将进一步增至7.51亿元,当中公务员及外判员工人手编制亦会相应增加,署方称会积极引进新科技及仪器,进一步提升防治虫鼠工作的成效。

防治虫鼠服务整体开支逐年升 包括增聘人手

根据食环署以书面回复多名立法会议员有关防治鼠患成效的提问中表示,食环署防治虫鼠服务的整体开支,由2017年至2018年度的5.69亿元,升至2021至2022年度的修订预算7.31亿元,当中政府员工支占2.75亿元,预算今年度开支将进一步上升至7.51亿元,当中政府员工开支微升至2.77亿元。而今年的防治虫鼠人手编制,公务员团队由2019年的727人微增18人至今年的745人,外判员工人手由2019年的1,968人增至今年的2,208人,升幅约12%。

食环署去年在建筑物放置毒鼠饵109,685次、使用捕鼠器86,164次,收集死鼠及捕获活鼠共67,182只,若除以整体防治虫鼠开支计算,平均捕获每只老鼠成本为10,880元,同一年度署方亦同时消除72,012处蚊虫孳生地。

署方表示,去年全年整体鼠患参考指数为3.1%,较2020年的3.6%有所改善,鼠患参考指数达二级的监察地点亦由2020年的7个减至3个,当中鼠患最严重地区为油尖区,去年全年指数达到8.7%,其余为湾仔、深水埗区,鼠患指数分别为5.5%及5.2%,总计有六区鼠患指数较上一年上升。

全港目标小区灭鼠行动下月展开

署方称将继续采取多项防治虫鼠的行动,例如每年会举办全港及跨部门灭鼠运动,今年第二期工作将于7月上旬展开,而全港展开两轮、为期8星期的目标小区灭鼠行动,分别于5月及10月举行,主要透过断绝老鼠的食物来源、清除老鼠的藏匿点及堵塞老鼠来往的通道,保持社区洁净卫生,今年首轮行动中会于下月在中西区、南区、黄大仙、九龙城、荃湾及大埔六区推行加强版的目标小区灭鼠行动,扩大灭鼠范围,以涵盖更多公众街市和市政大厦、小贩市场、邻近食肆的后巷等鼠患黑点,进行大规模和针对性的灭鼠行动。

至于鼠患监察方面,署方指会继续加强跟进行动,针对鼠患指数达8%或以上的监察地点,进行密集式防鼠及灭鼠工作,并在一个月后重新进行评估工作成效,有关监察地点的指数仍持续较高,便会使用热能监察系统协助部署防鼠及灭鼠工作,以找出鼠只活动热点。

另外,财政司司长陈茂波已在2022至23年度《财政预算案》宣布额外向食环署共增拨5亿元,用于加强环境卫生服务,当中包括为应对疫情而加大力度防治鼠患,以及加强巡查和执法,提高社区的卫生意识,当中重点包括顾及公务员及外判承办商员工的工作安全,提供足够及合适的防护装备及安全培训,截至今年2月为止,署方从流服务署获取包括约1,400万个口罩、25万对手套,3万套全身保护衣及5万支酒精搓手液供署方员工使用 ,另向承办商前线工友派发约2,800万个口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