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产霸权以外,香港正冒现“创科霸权”?

撰文: 01周报
出版:更新:

ViuTV剧集《IT狗》有不少发人深省的情节,科技巨企垄断下,创新科技势必成为极权统治的工具;创科产业不应只以营利为目的,应为整体人类社会谋取更大的幸福。科技应优先发展“使用价值”(use value),而非一味向钱看,尽情搾取“交换价值”(exchange value)。

不少地产商囤积土地、待价而沽,却不一定在短期内发展物业项目,因为土地升值本身已经带来雄厚利润。

邹崇铭在《优先发挥创科的使用价值》一文指出,关于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的矛盾,在香港的地产霸权下早已不证自明。地产商赚钱的需要凌驾普罗市民的住屋需要,港人皆被捆绑在交换价值的牢房中,原有的使用价值反而无法获得满足。

其实不少创科产业皆不着眼于短期营利,而专注于开拓市场的占有率。成功的创科产业,毋须急于向使用者提供付费服务,只会致力满足使用者期望,扩大使用者群带来的竞争优势。正如《IT狗》中的PayPayDuck,专注提升产品质素和使用者体验,而不是急于在使用者身上赚取金钱回报,甚至不齿同行售卖使用者资料作为“割禾青”的伎俩。

延伸阅读:

《IT狗》的创科梦|撇开“大台理论” 谁关心私隐漏洞?

《IT狗》谈“资料产权”,监控时代能否步步安心?

不少成功的创科产业不急于向使用者提供付费服务,先会致力提升产品质素和使用者体验,扩大使用者群带来的竞争优势。

其实管理资料产权,正是支撑创科发展的最主要基础。涉及敏感私隐的个人资料,应该受到严格保护;不涉使用者实名的整合资料,则应该公平、公正和公开地适当善用。业界持分者可创建资料市场,共同制订各方共认的“资料协定”(data protocol),列明资料生产和分配的原则和标准,就像设立“Q唛”认证,让使用者能清楚辨晰自身的权益和保障。它同时亦是一个“资料共同体”(data commons),展示一个“非公非私”的共享经济模式。

只要这些使用价值管理和分配得宜,最终亦会被转化为交换价值,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相反假如个别机构心存侥幸,力图及早圈定资料以自肥,最终受损的将是整体社会的利益。

大数据能公平互惠共享,将大大有利于创科研发工作,为整体社会创造更多使用价值。

详细内容请阅读第308期《香港01》电子周报(2022年3月14日)《优先发挥创科的使用价值按此试阅电子周报,浏览更多深度报道。

308期《香港01》电子周报其他独家精选内容:

政府不担责 安老之难从黄婆婆的“三难困境”说起

安老三招漏洞百出 退休保障似有还无

港府抗疫政策转向 院舍爆疫归因疫苗犹豫值得商榷

“八孩母亲事件”贯穿两会 标志意义堪比“孙志刚事件”

俄乌战事难解 中国长远可扭转局面

能源制裁突显拜登尴尬境地

俄乌战争下镍价创新高 电动车普及受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