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靶放射性核素治疗 助神经内分泌肿瘤患者减恶化或死亡风险

撰文: 专科医生
出版:更新:

神经内分泌细胞掌控分泌激素及荷尔蒙的功能,透过血液循环流遍身体多个器官,一旦发生病变,便会触发衍生神经内分泌肿瘤,随时无声无息夺命!苹果创办人乔布斯当年亦因此病而离身。有内科肿瘤科专科医生指,神经内分泌肿瘤并非不治之症,患者可透过外科手术根治或透过药物治疗来延长存活率;若药物反应不佳,可考虑使用“标靶放射性核素治疗”(下简称,PRRT治疗),透过静脉注射释出放射性核素,将肿瘤杀死。有研究证实,其中一款放射性药物Lu177结合低剂量体抑素类似物的治疗,能减低八成病情恶化或死亡风险。

一名中年男子持续间竭性腹痛逾大半年,多次向家庭医生求医,仅被视作普通肠胃炎处理。惟他发现体重有下降迹象,经家庭医生转介进行身体检查,始揭在胰脏位置有肿瘤,需要透过外科手术切除,经化验后才发现患上神经内分泌肿瘤。原以为切除后可以根治,惟时隔一年多后,该名男患者再次出现腹痛症状,经检查发现肿瘤已转移至肝脏和腹膜,由于数量比较多,难以透过手术切除,故医生处方生长抑素类似物,以维持患者的生活素质。

吴剑邦医生指,治疗神经内分泌肿瘤需视乎肿瘤有否扩散。

治疗需视乎肿瘤有否扩散 首选以手术切除

内科肿瘤科专科吴剑邦医生指,治疗神经内分泌肿瘤首要确定肿瘤的位置,若没有扩散迹象,可透过外科手术切除肿瘤,但术后仍然有复发机会,故仍需定期监测。

若患者的肿瘤已扩散至远端器官,则可透过药物或放射治疗。吴医生指,高剂量长效型体抑素类似物在国际上目前已被列为治疗的标准方针,可延缓肿瘤的生长,让肿瘤的状况维持稳定,副作用主要是胃肠道症状,例如恶心、呕吐、腹泻等。

此外,医生亦会按患者的病情的评估决定是否需要处方标靶药物,吴医生指,标靶药物可阻断肿瘤讯号传达,并干扰恶性细胞生长。药物主要有mTOR抑制剂及TKI抑制剂两种。

标靶放射性核素治疗(PRRT) 为患者带来新治疗希望

不过使用药物治疗亦要面对抗药性的风险,近年PRRT治疗成为不少神经内分泌肿瘤患者的“救命稻草”。吴医生指,PRRT治疗适用于无法以手术完全切除肿瘤、肿瘤已扩散、对目前治疗没有更多反应,以及肿瘤细胞表面具有生长抑素受体(SSTRs)的患者。

吴医生触释,SSTRs是一种常见于神经内分泌肿瘤表面的受体,而且会随肿瘤的生长而增加,但并非所有患者都有此受体。标靶放射性核素治疗则利用SSTRs作为导向,内含具有靶向性的肽,将附带的放射性核素带到肿瘤表面,从而杀死肿瘤。

吴医生提醒,患者接受PRRT治疗后需饮用大量水份。

不过PRRT治疗几乎只会透过肾脏排出,故吴医生提醒,患者接受PRRT治疗后,应该饮用大量水份,尽量增加排尿,以促进排出体内的放射性药物。此外,由于治疗涉及放射性物质,患者在进行PRRT治疗后一周内,应避免与同住的人有近距离接触,并应在独立的床舖睡眠。

吴医生提醒,不同治疗方案各有好处及副作用,患者应与医生详细商讨后,选择最合适的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