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拆历史建筑物】红楼新业主突收地逼迁 20居民恐无家可归

撰文: 吕凝敏 余睿菁 黎静珊
出版:更新:
在红楼附近居住的刘先生上月收到新业主的通知,指他们的居所亦属收地范围,需在一周内迁出。 (余睿菁摄)
古物咨询委员会在09年确定红楼为一级历史建筑物。 (资料图片/余睿菁摄)
红楼近日面临清拆。(资料图片/余睿菁摄)

红楼位于屯门青山近石角咀村,根据古物咨询委员会简介,早期由孙中山追随者、著名商人李升之子李纪堂拥有,直至1950年易手。2009年12月18日,古物咨询委员会确定红楼为一级历史建筑物,惟非“法定古迹”,存在仍是岌岌可危。立法会议员朱凯廸指收到红楼住客求助,新春假期后被通知逼迁,而红楼部分围墙及一些树木被破坏。

要求居民一周内迁出

屯门分区计划大纲草图建筑处于绿化带,发展受到规限。与妻子在红楼附外的中山公园居住了31年、70岁的刘先生对业主举动大惑不解,因为红楼处于绿化带,“冇可能发展住宅”,而刘生表示,前业主于93年控告19名村民,惟05年最终败诉,李向他们及红楼居民收取每月2元的象征性租金。去年11月,业权易手,有指新业主以500多万元买入地皮,今年1月25日,刘生收到新业主在1月18日寄出的律师信,指收地范围包括他们居所位处的中山公园,要求他们在一周内迁出。

围墙被拆 农地遭人破坏

本月11日,刘氏夫妇由内地回港,发现红楼的围墙已被人拆掉,隔邻一间本是公厕的小屋亦被拆去,两日前,属于家中范围的农地亦被新业主破坏,种有龙眼及大树菠萝的树已遭人以挖泥机铲去,连水管亦被破坏。刘生慨叹,红楼环境及治安均十分好,由于曾有多名国民党名人在此居住,是本港亲台人士的主要活动地点,每年双十节也十分热闹,平日亦有游客特意到来参观,若遭人恶意破坏实属可惜,指政府应好好保护历史建筑。如今短时间内被迫迁,刘称自己“孤寡老人、无儿无女”,刘太又患上肝病,需长期服药,两人每月仅靠4,000多元的生果金维生,当中花费1,000多元买药,难以负担外面租金。刘生又指自己没有能力请律师,“如果真系逼到嚟,你够胆就推冧佢压死我啦”,他指自己“唔使露宿就得”,希望政府部门能施以援手。

刘先生指黄色范围属新业主的收地范围,他的居所与红楼亦同在收地范围之内。 (余睿菁摄)
刘先生的农地亦遭人以挖泥机铲走树木。 (余睿菁摄)

本港并非首次出现业主拆卸历史建筑物事件,早于2007年,位于半山司徒拔道的私人大宅景贤里,新业主被揭发在内肆意拆卸,“景贤里”牌坊被电钻凿开,当时景贤里已是一级历史建筑。事后政府展开补救措施,将景贤里列为暂定古迹,以阻业主清拆行动。虽最后成为法定古迹,但建筑物的损伤已无可挽回。

位于中山公园内的红楼属本港亲台人士的活动范围。 (余睿菁摄)
红楼隔邻一间本是公厕的小屋亦被人拆掉。 (余睿菁摄)